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工作三年考研 他为什么工作三年了还要考研
 

工作三年考研 他为什么工作三年了还要考研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8:58 影响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经济成分的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持续递增,其中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然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从质的研究方面初步探讨在职人员考研的动机及原因。
  关键词:在职人员 考研目的 实现自我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以及知识经济成分的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持续递增。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92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11万,2000年为39.2万,2002年报考人数为62.4万,2006年报考人数为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2007年报考人数为128.2万人。其中在职人数占考研人数一半以上。目前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已呈平分秋色之势。
  目前,我们从各种资料所能检索到的仅仅是我国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报名人数、各类报考人员所占比例等数据,而对于在职人员考研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而本研究将就在职人员的考研进行较为深入地探究。这里的“在职人员”是指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具有两年或以上工作经历的人;“考研”是指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二、研究过程
  
  1. 抽样
  我的研究问题是“他为什么工作三年了还要考研――一位在职考研人的个案研究”。所以我主要以他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另外为了抽样更具有代表性,我也抽取了一位在职人员考取的研究生和一位正在备考2008年研究生考试的在职人员。(为了方便,在文中我对采访对象用了化名)
  陈向明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所说的“研究结果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该样本是否可以比较完整地、相对准确地回答研究者的研究问题”。本着这个原则,我之所以主要以他的采访为主,因为他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能够相对完整、准确地回答我的研究问题,而且他本身的经历也比较有代表性。
  2. 关于研究者的身份
  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和被研究者们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因为我也曾经是一名在职考研者。因此,我对此项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想。而这些必然会造成我在研究之初就对研究结论有个人的前设,而这些前设有可能对研究设计产生影响。
  我觉得我在此项研究中有着双重的身份:我既是一个局内人,也是一个局外人。作为一名曾经在职考研的在校研究生,我和研究对象曾经有着非常相似的个人经历,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一个局内人。而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要在他们之外去倾听他们的感受、分析他们的想法,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又是个局外人。我觉得我这样的身份对于我所要进行的研究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
  一方面,我与研究者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因为在访谈的过程中我认为我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他们此时的心情,更加容易与他们进行沟通,他们很有可能也会对我当时为什么决定考研,我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会发生兴趣,而在互相的沟通中,我的这种个人经历很有可能使他们更愿意向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倾诉他们的真实想法。
  但另一方面,由于我事先已经对研究的结果抱有一定的假设和期望,我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意对研究对象进行引导,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们。
  3. 资料的收集
  我的这个研究,采用了半开放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录音之外的闲聊和网上聊天)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其中以半开放式访谈为主要方式。访谈开始之前,我设计了访谈提纲。在访谈中我只是将访谈提纲作为一种提示,遇到具体情况时,我会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灵活地进行调整。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对访谈的全过程进行了录音。访谈的时间为半小时。2007年8月,在广州大学校园内我对这位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
  4. 资料的分析
  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我采取了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我首先对所收集的三位被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了情境分析,做情境分析,回溯他们对自己考研历程的回顾,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考研故事,而且使我们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这三位被访者考研的动机与心路历程。
  在进行情境分析之后,我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类属分析,在对资料进行编码登陆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迷失自我”、“实现自我”核心类属。于是我把情境分析和类属分析结合起来,做了如下归纳:
  个人状态 考研历程
  工作上的迷失 考研前
  迷失 自我生活上的迷失
  情感上的迷失
  追求好的生活
  实现自我 要过充实的生活
  向往自己喜欢的生活
  
  三、研究结论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必须要有座山,这样,每当你抬起头的时候,你才会有向上的目标,你才会不断向上攀登。――刘镛
  ――研究对象介绍
  到目前为止,我对三位受访者其中的一位做了一次网上采访,两位做了一次访谈,在对现有的这些访谈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之后,我将在这里试着做一些初步的结论。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我最后选定的三位访谈对象(文中人物、学校均为化名)
  王刚:男,26岁,河南人,参加工作三年,2003年1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为广州大学05级硕士研究生。
  刘飞:男,30岁,河南人,参加工作八年,现为广州大学05级硕士研究生。
  陈蕊:女,24岁,江西人,参加工作三年,正在备考2008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研究结论
  1. 年轻岁月里我曾向上攀登过:王刚的考研故事
  面对王刚,我对他做了采访并且录了音:
  问:你从参加工作到考研几年了?
  答:三年了,01年大学毕业,04年考的研。
  问:原来做什么工作?
  答:教师,在一个中学教英语。
  问:你觉得参加工作有什么体会,是什么促使你考研?
  答:刚参加工作时,也挺有激情的,每天和学生在一起也觉得很开心,工作忙忙碌碌的,很充实。可是教过两年之后,觉得每年都教一样的内容很乏味。有一天,看到一位老教师,在教了几十年学后退休,一辈子就是个教师,感觉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一下子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己30年后也是这个样子,心里感到很慌张,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加上中学教师每天早上很早就得起床,给学生上早自习,晚上很晚才能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也是促使我考研的原因。总之,觉得参加工作那几年,新鲜过后,更多的是感到这份工作犹如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自己年轻的梦想不符合。当时也就迷茫:是继续留在这里一辈子当教师呢,还是努力走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权衡了之后还是决定考研。另外是学校里一个教师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看他平时也不怎么努力就一下子考走了,也是助长我考研的念头。
  问:那你就没考虑自己走出去,创一份自己的事业,不一定非要考研吗?
  答:有这个想法,但是觉得那个代价似乎很大,要么成功,要么什么也没有。还是觉得有份安稳的工作更适合我的性格。中国人向来似乎都喜欢安稳。
  问:那你周围的人给你影响了吗?
  答:我父母开始不支持,想让我成家,但后来在我的劝说下他们还是比较支持我的。我女朋友有点担心,她可能担心我考走了我俩的关系还能否确实,所以呢,我说考上之后立马结婚,所以她也就同意了。
  还有周围一些老教师有时也劝我,趁年轻可以奋斗一下,像他们一样老了现在也拼不动了,只有在这个学校里,如果有可能,他们是最愿意出去学点东西、开开眼界的,因为他们有更深的体会,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一辈子都是教师,生命的色彩永远是一种色调。
  问:那物质方面上的呢,譬如工资等有没有促使你考研?
  答:有。这也是促使我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刚才说的是精神上的吧。现在算是物质上的吧。待遇太低,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得20年才能拼搏一套房子,真的如人家说的是一辈子房奴了。而我一个亲戚在我所在的城市里高校做教师,他说,你考吧,考上毕业后回到这里当大学教师待遇比你中学里面强多了,而且比较自由。当然这仅是一方面,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促使我考研的。
  问:你在上高中或者上大学时是不是就对考研有规划?
  答:有一点吧,高考后以后就有考研的念头,但是不强烈。我是河南的,那里的高考竞争很激烈,当年高考时只要有学上了就不错。当时考上比较差的大学就去上了,当然自己是不满意的,所以就有了大学毕业再考研究生的念头。进入大学了之后,却完全没了这个念头。我们那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也才刚刚开始进行改革。那个时期的大学生,对于就业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身处象牙塔中还没机会切身地感受在社会上生存竞争的那种紧迫感,因而大学生活对于我来说是轻松的,也就是那种60分万岁,对于未来也没去花时间仔细规划过。也就是大学糊糊涂涂就过去了。
  等毕业后,突然到社会上后才发觉工作压力真挺大的。说实话,我以前的教师工作还是家里人动用亲戚关系才找到的,而现在我已经觉得那不是我想要呆的地方。这可能是人往高处走的原因吧。
  问:现在研究生就业形势也这么严峻,那有没有考虑到毕业后会遇到就业难题?
  答:也考虑过了,因为我是从中学教师出来,到时毕业如果没有更好的职位,我还回到中学教师这个领域,就当这三年我出去进修了,如果回到原单位的话,我想我的知识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更有助于我做一名出色的教师。所以我是有两手准备,一方面寻找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回到原来的中学教学,经济上有损失,但是我想其它非量性的收获是无法计算的,因为我获得了知识,眼界领域变宽了。
  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一批做学术研究的人,你觉得你是学术型的人吗?
  答:说实话我不是个做学术的人,但是我渴望获取知识来充实我自己,但还达不到纯粹搞学术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现在目前的就业状况市场好多也不需要研究生搞学术研究,他们也是盲目追求高学历。所以说,你得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你。作为我自己吧,现在考取研究生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如果现实逼迫我去做研究的话,我也会强迫自己去做学术的。
  2. 人生路上我们苦苦追寻什么:自我的迷失与实现
  迷失自我:考研的导火线
  在整理访谈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三位被访者在谈到毕业之后工作的那几年里,用的最多的词语是“迷惘”,“觉得平时没什么事干”、“觉得那种日子我不愿意过”。也许在别人看来,他们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他们自己却感到这种生活状态“挺没劲的”。
  刘飞在谈到自己最初当公务员的那份工作的时候,这样说道:
  我上班是在一个事业单位里,除了一个月真正忙几天外,其它大部分时间都是真正所谓的一杯茶一份报纸的日子,平时下班就是跟着领导去喝酒应酬,开始觉得很潇洒,可是过后却觉得是真正的混日子。再加上在这些政府部门工作,想要升迁太难了,有些有背景的人才有可能升迁,剩下的就是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干到老。做为自己,没什么背景,只有靠自己了。求人不如求己,我觉得自己有本事、能力后,是人才放在那里都不会没饭吃,一旦有机会,我相信我会把握住的,就像我以前决定考研的一样,我相信我会把握我自己的人生方向的。即使以后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我也不会后悔的,因为在青春里我做了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实现自我:考研的根本原因
  陈蕊也是一位在职教师,正在备考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在的她正在备考的辛苦过程中。在网上聊天,她说:
  其实我对现在这份工作也挺喜欢的,可是就是觉得趁自己年轻,有能力奋斗再奋斗一下,提升一下自己,在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时自己可以把握住。还有一点是在感情上也不顺利,所以想考出来,算是逃避,也算是给自己一次机会。至少以后就业形势严峻,我已经考虑好了,不行了我还回原来单位,但我想这种可能比较小。
  
  四、研究的效度问题
  
  质的研究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的相符程度,而不是像量的研究那样只是对研究方法本身的评估。关于本研究,我觉得可能存在着如下一些有关效度方面的问题。由于我选定的3位研究对象中有两个是广州大学的学生,而且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进行访谈的时候,他们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再有在评价型效度方面。我在访谈时,采取了直接聊天和网聊的方式进行采访,比较灵活。因此我觉得可以保证了一些基本的内容,保证了完整性。由于我对这些人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对于资料的准确性,我也基本上有把握。
  
  五、研究结果的“推广”问题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完全避开“外部推论”问题是十分困难的。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最后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到底能不能“推广”,这种小样本取样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到底有多大实际价值等问题,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无法对一个森林的所有树木都进行全面的研究,那么不如让我们对其中的一棵大树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深入了解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果、所处的生态环境等等,这或许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吧。”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的“推广”问题,就像森林中的大树,在森林中任何一棵大树都和其他所有的大树一个样,但是又没有哪两棵大树是完全一样的。
  具体到我所做的这个研究,我的研究问题是“在职人员考研心态分析”,通过对2名26和30岁的在读研究生和一位正在备考的在职人员进行访谈,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得出了:他们考研都经历了一个从“迷失自我”到“实现自我”到“挑战自我”,她们考研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来实现自我这样一个初步研究结果。对于每年几十万的在职考研的人来说,或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尽相同的考研经历,考研的原因也会千差万别,但是我想实现自我,却是很多在职考研者都经历过的。如果我的这个研究报告,能有机会被那些正徘徊在是否要考研这个十字路口的在职人员、被那些正在经历在职考研这个历程的备考者看到,他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自己的感悟的话,我想我的这个研究结果也就得到了“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向明.他为什么不上学了.载《教育研究与实践》,1996,(1).
  [3]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