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教师微笑的力量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微笑的力量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6:01 影响了:

  摘要:目前,在实施新课标教改的浪潮中,要学生的思维得以多方面的扩展,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而应变则应立足教材,面向学生。在发展思维的教学中,既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又可从中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学生 灵活性 创造性 思维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维
  古人云:“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才能产生认知需要,才能产生积极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质疑来引发学生思维,有时也可“故设陷阱”将错误暴露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疑虑,这种“欲擒故纵”的办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而且可预防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例如:
  1.在进行“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方程的解法。大部分学生看后说解法正确,当我指出这种解法错误时,学生马上产生疑问,积极思维,探究错误的原因。然后我就引导学生找出解法错误的原因,即不符合因式分解法的依据,从而总结出“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把方程右边化为零”这一规律。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方程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很多学生迅速通过计算得到答案10。而当我指出这个答案有误时,学生几乎都感到惊奇。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大家发现这个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应为6或10或12。诸如此类情景的设计,可为学生预防在掌握概念、定理、法则时产生的纰漏敲警钟,避免学生马虎、大意的坏习惯,养成细心、周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一题多变,训练学生应变能力,扩散思维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转向机智及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把题目通过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更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从而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比如,我对题目“在梯形ABCD中,AB∥CD,∠A=900,AB=2,BC=3,CD=1,E是AD的中点。
  求证:CE⊥BE.”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变式讨论,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变换1: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E是AD的中点。求证:CE⊥BE
  变换2:在梯形ABCD中,AB∥CD,CE⊥BE,E是AD的中点。求证:BC=AB+CD
  变换3: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CE⊥BE。判断E是AD中点吗?为什么?
  这样,通过一题多变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更广阔的天地,正所谓“一题多变天地宽”。
  三、一题多解,扩广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1.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向,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费,甲在全程的1/3处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
  学生对此车费问题很感兴趣,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意见很不一致。经过尝试设计了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第二种方案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程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第三种方案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从此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题目内容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学习效果很明显。
  2.梯形ABCD,AD∥BC,AD>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交BC于G,与AD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F,求证:EF=EG。
  对这道题,可启发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证明:
  证法一:连结AG,可以用圆心角相等来证。
  证法二:连结BE,可以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来证。
  证法三:连结FG,可以用垂径定理来证。
  证法四:延长EA交圆A于H,可以用平行弦的性质来证。
  通过以上四种不同证法的分析、讲解,即复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不但能多方面巩固知识,而且还能进一步开拓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动、多猜想、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