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大学人文教育亟待加强] 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大学人文教育亟待加强] 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6:41 影响了:

   [摘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学校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人文精神 教育改革
  
  现今,高等教育在对待教育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上普遍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人文教育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物质利益,很多高校教师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科技至上”的价值观。熟不知离开了人文科学关于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科学技术就谈不上意义和价值。大学人文教育亟待加强。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人文知识是人类真、善、美的集大成者。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丰富的人文文化积累,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责任不全在学生,当前教育也是关键,学校必须强化师德建设,在师生交往中倾注人文关怀。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取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然而,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作为教学和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者的消极态度。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偏重于教,形成了“教师为中心”;现实教育中,我们向“学”倾斜,竭力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对“学”的关注,也仅是侧重于如何学多、学快和学好,从而造成了对“学”本身意义的遗忘和疏离,故有必要呼唤“人”的回归。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要反对“精英教育”中狭隘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国家培养能认识自身使命、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社会人。
  2.教育内容。要克服传统教育中专业技术至上的思想,帮助人们改变传统科学和经验性的思维方式,突出价值观和价值哲学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完善的智能和健全的人格。
  3.师生关系。要冲破师生之间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通过发生在教学者个人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作为具有独立主体和人格尊严的人,在与教学者和管理者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中,全面发展自己。
  4.教学手段。要认识到,包括计算机和网络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媒介”和“工具”,我们要通过它们进行“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以更利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教育的非功利性目的。
  5.管理方法。管理不仅是管理者为实现预期目标而对学习者施加的影响和调控,而且是以“人本主义”为宗旨,向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性服务,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而使其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体现生命的价值。
  
   三、管理工作应凸显人文精神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当务之急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在教学和管理中把握以下三点:人的自主性;人的情感性和人的发展性。在管理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就要加强道德教化,培植敬业乐群、乐于奉献等人文精神。集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人性,加强道德教化
  加强道德教化,就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在学校管理中,应提倡“百行德为先”的思想,通过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鼓舞人,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学生,应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说,就是要强化“六心”教育,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学,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2.讲究理性,培养敬业乐群的精神
  敬业乐群,是做事的一条根本原则。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执著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能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首先,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难以办好的。其次,营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一个单位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而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学校通过爱与和谐的氛围将师生凝聚起来,使大家产生认同感,就能形成老师乐于敬业、学生乐于学习的好局面。
  3.追求信仰,倡导乐于奉献的精神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关系,提倡乐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教师中,一方面,要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尊重个人的利益也就是尊重主体的需求意识,从而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应摆正集体功利与个人功利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个人与群体利益相互满足的互动中,广大教职工才能迸发出持久的创造热情,才能意识到学校的兴衰与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才能将个人命运与学校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容易开展,管理也就达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境界。这样,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就顺利多了。
  
  四、如何加强人文精神建设
  
  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大学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要认清大学的性质、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大学是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要领地,而所有文化都以体现人的普遍价值、社会正义和美好理想的人文精神为灵魂,就是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大学办学的最高宗旨。尤其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厚的宗教传统和普遍的宗教组织,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级文化教育机构,而且还是道义的担负者、理想的发源地和心灵的守护神,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所没有的纯洁、崇高、超脱和神圣的独特地位,对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现在应当对大学教育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做深刻反省,不能刚从政治运动的折腾中摆脱出来,就又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能只顾追求规模、档次、排名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事实上,大学的声誉、质量和贡献最终要建立在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建立在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培养上。总地来说,高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凸显出更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内在动因,适时有效地激励其责任感、成就感和责任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千英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1999,(5).
  [2]龙云瑞,程刚.高校管理的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0.
  [3]伍玉林,黄倪丽,刘爱娣.大学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