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农村中学课程“四化”探索_四化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四化”探索_四化课程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4:16 影响了:

  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我县的课改于2004年全面铺开。广大教师听专家讲座、看光盘、做读书笔记,上观摩课等,一边学习新课程标准,一边钻研新教材,上上下下开展得热火朝天。笔者也不例外,一边看朱慕菊、余文森等专家的讲座,一边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等有关新书籍,围绕三维目标,由只注重解读教材向注重学生与教材并举转变,逐步树立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理念。
  
  一、校本课程特色化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己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自行开发出来的特色课程。它是从拓展知识视野,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安全意识、科学素质、文学素养等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需要,来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的。
  1.调查研究,确定主题。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组织师生走进农民、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生活,向专业户、企业家、乡村干部、知名人物学习,向网上和书本学习,对本校的传统、老师的特长、当地的特点作深入了解。特别是代表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方向的产业,如上京的煤、前坪的铁矿、广平的石灰石:屏山的茶叶,建设的甘蔗,梅山的黄梅。这些都是当地经济支柱的矿产、特产,学生都能从父母、老师和亲戚那里感知当地的产业知识,耳闻目染产业所带来的发展,从而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只有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才能引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声。如上京有煤、米粉、俞志南老先生等资源,而后由师生共同探讨、会诊,确定主题。
  2.融合目标,编制教材。围绕知识、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依据当地和本校的实情,编制校本教材为当地事业发展服务。
  比如在煤区的学校,学生的家庭与生活,无不受到煤的影响。学校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怎能让天天被煤耳濡目染的学生,对煤的知识一无所知呢?所以,可以为矿山学生编一本有关煤的校本教材。其内容可由煤的知识、科技、安全、欣赏和励志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就能依据当地煤经济的支柱,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领学生热爱煤、珍惜煤,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激发学生为煤的事业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的崇拜。
  又如黄梅产区,可以依据梅那种不畏严寒、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编一本《悦读梅语》的校本教材。其内容可由梅之故事、诗词、书画、赞曲、对联、谜语和骄子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能依据当地产业的特点和所具有的精神,激发学生像梅那样,具有不畏严寒、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校本教材鼓舞当地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3.灵活使用,发挥效益。采用自学、讲座、研讨等多种多样方式,组织师生学习校本教材,让符合时代和当地要求的知识、思想、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丰富学生学习养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本课程始终要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让教材的编制过程转变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让学生成为教材开发的主体,让教材随着社会和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让学生的成长带上当地的泥土气息。
  
  二、艺术课程多样化
  
  艺术课程,原来是指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它们是通过运动会、美术展、歌唱会来展示的。在我校这十年中,艺术课程的展示,经历了从重大节日文艺晚会,到艺术节、再到文化艺术周的发展过程。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特长、激发竞争意识、张扬个性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我校艺术课程的开发注意了以下三点:
  1.发扬传统艺术。结合当地社会艺术特色,适时在校内开展雕刻、相声、戏剧等传统艺术活动,结合校内艺术特色,开展篮球、乒乓球、二胡、笛子、卡通画等艺术比赛。
  2.融合教师特长。发挥学校教师拥有摄影、剪纸、灯谜等爱好、特长,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摄影展、剪纸和猜谜比赛。挖掘学生潜能。
  3.关注时代发展。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2008年开展了“我与北京奥运同行”和“三十年巨变”的艺术活动;2009年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艺术活动。运用时代的主题,激发学生关注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
  艺术课程可依据社会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师生在艺术的海洋里体验美,在体验中感悟美,从而获得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这样,多样化的艺术教育活动,汇聚在一起,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是深远的。
  
  三、实践课程科学化
  
  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基地具有劳动、科学和合作的教育资源,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它能有效地克服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只学习不实践、坐而论道的弊端。针对农村地多人少的特点,农村中学可积极开辟劳动与技术实践基地,以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结合当地特点。在实践前,我们认真考虑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如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水、品种、产量、销量、技术人员等问题,适宜种植什么,让学生学什么最有价值。
  2.注入科技元素。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要关注自己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为基地建设注入科技元素。如语文可关注网络文学和科技文学的发展动态,数学可关注时空与数理的科学发展,生物可关注仿生与基因科学发展,地理可关注生态旅游和气候变化等。
  3.合理设置课程。我们依据学校及周边资源,以方便学生学习为核心,开设对学生成长有用的课程。学校有喜欢动画特长的老师,就开设动画制作课程。茶叶区可开设茶叶生产、制作和销售课程;甘蔗区可开设甘蔗生产、销售课程;石灰岩地带可开设水泥生产与销售的课程。
  
  无论开设什么样实践课程,不管是劳心还是劳力,都必须注入创新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明白劳动磨意志、技术长智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人。
  
  四、学科课程学生化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谍改的深入。教师与教材不再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教材呈现多元化,出现一标多本的现象;教师转变为学生“首席的代言人”和良师益友;学生有了选择教材、选择篇目的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于是,作为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注重教材的解读向注重学生解读转变,构建与学生对话的平台,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以生为本,努力追求学科课程学生化。
  1.撰写有效学案。教师必须从教案向学案过渡,从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元解读教材。依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生,撰写符合实情的学案。学案要包含预习要点、课堂研讨、训练设计和拓展延伸四个部分。如《小石潭记》可分读文、赏景和解情三节课进行,而后按上面四个部分加以落实。
  2.构建对话平台。每两周举行一次学生座谈会,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向良师益友转变,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学科的知识、情感和思想,共同探讨学习的目标、态度、方法和效益,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尊重学生选择。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方法和伙伴,掌握和深化学科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通过六年来对新课程学习与探索,我们深深认识到:这四化的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的。它们的核心是学科课程学生化。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要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的出发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