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课时政情境教学的“四步走”]
 

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课时政情境教学的“四步走”]

发布时间:2019-01-28 04:07:18 影响了:

  摘要:时政情境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普遍形式,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时政情境教学坚持“四步走”的策略:选择材料给学生“抛砖引玉”、设计问题对学生“欲擒故纵”、激烈讨论使学生“迷途知返”、总结陈词让知识建构“水到渠成”。
  关键词:时政情境;情境创设;“四步走”;实效
  
  时政材料进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普遍形式。笔者在听了蒋老师《投出理性的一票》一课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时政情境教学上坚持“四步走”的课堂策略。
  一、选择材料给学生“抛砖引玉”
  在思想政治课上,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知识,以时代热点为背景,或以对现实有直接影响的时政为背景,设置材料情景,利用事实材料,把学生引进时政生活,向他们展现国内、国际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典型的环境中,有真实情感的体验。教师应选择广泛、典型,同时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时政材料。教师除了对概念和理论进行很好地解释外,还可以通过对时政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选择好材料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起到 “抛砖引玉”作用。
  二、设计问题对学生“欲擒故纵”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后,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思,有所思,并且要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设置一些学生认识问题时常常出现的偏差或偏激想法的问题,也可以设置能引起学生广泛争议的问题,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想法去走,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对学生进行“欲擒故纵”。
  三、激烈讨论中使学生“迷途知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思辩性、时代性、开放性的特点,讨论、辩论式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课堂讨论也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时政情境问题创设后教师应激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激烈讨论、辩论。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辩论才能,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正确性,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总会极力指出对方的错误和不足,力求说服对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观点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多面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争论中辨明是非、“迷途知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又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陈词让知识建构“水到渠成”
  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后,留给教师的任务就是总结陈词了。教师在总结时,应对讨论的情况做实事求是地正确评价,肯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处,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特别要表扬那些准备充分、发言积极、论证全面、说理透彻的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各种观点和看法,教师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学生听完教师对讨论的总结后,会结合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改变原来的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如在政治生活《投出理性的一票》时,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直接选举方式好还是间接选举方式好?教师对选举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一个总结: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看待不同的选举方式要坚持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从而也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要采取的选举方式当然是要把两种选举方式的长处相结合,即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以达到最优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本堂课的重要理论知识: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们的课堂中,缺少的不是材料,而是对材料的处理与挖掘。有了好的材料,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处理与挖掘,才能真正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典型材料。将典型的时政材料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时政教学情境,使其为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服务,能为政治教学带来很大的实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