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_
 

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_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5:36 影响了: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学习兴趣;培养;激发;拓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探索问题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常能改变数学给人枯燥、抽象的印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兴趣。
  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导入课堂,让学习的内容更形象、更生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关注所要学习的内容,激起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
  如在教学“圆锥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已掌握了圆锥表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动手测量和计算圆锥形盒子、圆锥形漏斗的表面积,学生在不同物体表面积的测量计算过程中,知道盒子的表面积是“底面积+侧面积”,而漏斗的表面积只是计算它的“侧面积”。学生在实际探究中,认识到不同物体的表面积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学生从实践中,既认识了事物的普遍性,又认识到事物的特殊性,初步体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样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学会主动的学习。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习方法是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学习成效往往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数学的方法与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建立在独立基础上的合作”。首先,对待一个问题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如果自己能解决,并得出正确易行的方法,这对解题人而言,是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的重拾,这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其次,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实在无法解决或解决方法比较繁琐,便可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互相点拨,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进而得出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数学问题营造的氛围中团结协作的乐趣。
  
  四、精心设疑,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并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的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开展课外数学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的课程形态。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编拟数学问题、数学调查、数学竞赛等。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教材内容,定期安排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课,能给学生创造开阔的空间,促使学生认识数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拓展数学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圆柱表面积的构成,推导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三步计算”公式,即依次计算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并概括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即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可是在学生质疑时,有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计算比较繁琐。随即课上学生七嘴八舌纷纷向老师提出:“有没有更巧妙的求法?”难道底面、侧面展开是“圆”与“长方形”就一定要依次算吗?这个问题,对教了多年圆柱表面积的我来说,也从未想过。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问题,很想展开讨论,但快下课了,时间不允许。我急中生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学生的提问何不作为新的“学习教材”,组织一次小课题研究呢?于是,我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对学生说:“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只要好好去研究它,新方法总会有的。”接着提出要求:大家回去先用纸做一个圆柱体,然后拆开,用剪剪拼拼的方法去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同时宣布趣味数学课的内容就是研究“圆柱表面积的巧妙解法”。由于“作业”新奇,学生兴趣盎然,“作业”准备充足,趣味数学课上,学生“异想天开”,答案丰富多彩。经过讨论,大家发现了圆柱表面积的简便计算公式,即圆柱表面积=圆周长×(高+半径)。
  总之,学生的兴趣,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是学好这门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