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多媒体环境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初中美术课堂游戏100例
 

【多媒体环境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初中美术课堂游戏100例

发布时间:2019-02-06 04:19:23 影响了:

  艺术是建立在人的感知基础上的。当一个人看不到、听不见、摸不到时,是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的。美术是艺术的一种,是视觉和造型的艺术。而多媒体是各种感觉的媒介,正是美术这种直接可视的形象特点,使得美术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验证明,记忆的最快、最深刻方法是调动各种感觉来帮助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媒体就能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在增加美术教学信息量的同时,使教学达到直观、形象和生动,多角度、立体地展现美术课堂,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认知和学习途径,使学生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美术教学手段真正向多元化发展,为美术课程开辟了新的教学空间,对美术课程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学辅助的趋势下,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观摩过程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多媒体给美术课堂带来的全新面貌。但同时也感受到因为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当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题一:多媒体环境下是否还要传统的教学手段
  【案例一】某美术教师在演示书法书写姿势和过程的时候,将自己写书法的姿态录制下来,再制作成课件播放。教师费了很大的工夫去完成录像、配音、剪辑和电脑制作,学生看得却似懂非懂。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间接的经验都没有直接的经验来得直观,来得印象深刻。本来教师完全有条件当堂示范,学生可以直接学习的步骤,却生生地来了一回“被多媒体”,根本就是画蛇添足,不仅多此一举,而且也不能调动学生创作的激情,实乃一大败笔。
  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学校大多还没有多媒体设备,但总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美术课,可能是因为当时教师带来一件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抑或是因为课堂上发生一件有趣的小事,让人对那一堂课的内容记忆犹新。笔者至今还记得小学的一堂铅笔淡彩画课“青菜和萝卜”,因为教师在课上带来一些青菜和萝卜,分给每个小组观察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现课前画好的许多彩图,那堂课上得特别带劲和认真。
  对于有的教师“唯多媒体论”,这其实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要知道方法和手段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对其他传统常规教学手段不屑一顾。甚至一些教师纯粹以计算机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不写板书,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手段,是极不可取的。
  问题二:多媒体环境下谁是课堂的主角
  【案例二】某教师在教授一堂高中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教师就像是一个操作工,连续不断地播放课件并娓娓道来,学生听得鸦雀无声。
  新课程改革旨在克服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推行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特别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倡导教师由原来的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提倡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要协助教师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一股脑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单地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角色就得到了转变。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俨然扮演了解说员的角色,学生仍然是教学的被动接收者和旁观者。其实这只是从原先的教科书一统课堂变成多媒体一统课堂,是“换汤不换药”的错误做法,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外衣下进行的传统模式的翻版。
  问题三:多媒体环境下的美术课堂如何体现美术学科性
  【案例三】某美术教师在教授“苏州园林”一课,整课围绕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那篇文章,结合图片分析文章中对园林的描写和归纳,美术课俨然上成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美术课堂并不陌生,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在提倡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整合的大环境下,教师得以将美术教学活动综合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其他领域的学习。通过综合的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从美术课程理论上来看,多媒体使用确实符合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但如果教师教学活动中对所播放的视频、音乐等没能把握好一定的量和点,就会分散学生对美术本身的注意力,淡化美术学科内容、特征等方面知识,挤占学生体验,感悟、探索、分析、思考时间,美术课就上成诸如音乐课、历史课或是语文课了,从而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完全偏离美术学科本位。
  问题四:多媒体环境下的美术备课是否就是制作课件
  【案例四】某美术教师在教授“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时,因为课件出现问题,致使教学计划被打乱,多次冷场。这样的现象相信每一个美术教师多多少少都碰到过。表面上看是因为电脑等设备出现故障,或是文件格式不对引起的,只要教师在课前仔细检查多媒体设备,课前做好调试,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这些教师一味地花时间制作课件,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用制作课件代替备课,因此一旦课件出现问题,就搅乱整堂课的计划。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备课和课件的关系类似于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课件只是备课环节中具体实施的一个策略,把课件代替备课,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没有预想,就会出现上述被动的状况,从而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一面小镜子,教师对艺术、知识追求的态度和方法,都会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每个学生都是一张洁白画纸,而画家是学生自己,教师要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制作好“颜料”,让学生画出多姿多彩、不同寻常的自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