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从情理相融看《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前赤壁赋景情理结合
 

从情理相融看《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前赤壁赋景情理结合

发布时间:2019-01-27 04:20:39 影响了: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关键词:《前赤壁赋》 情理相融 审美特性
  
  苏轼生活在古代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家中最富有文化色彩的文人,他的《前赤壁赋》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传承。《前赤壁赋》成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范本。
  
  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对人生意义深邃的哲学思考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对明月秋水的沉思与精辟论解,跨越时空地表达了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话语。这篇散文赋继承了辞赋体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在苏子与客之间设有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抑客伸主。在这里,主客双方代表着作者思想中的两个对立面,主客辩论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斗争的外化,客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虚设的人物。
  文章的开头首先点明出游赤壁的时间和地点,再由游起兴,以月造境,勾勒出一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自然画面。然后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写出对明月的喜爱之情。而明月似乎也颇通人情,“少焉”就“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时,缓缓升起的明月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天融成一片。面对如此优美的境界,作者似乎完全陶醉了,也似乎在这明月江水之间,发现了自己的真性、真情,并与之产生心灵的契合,于是就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的快乐自由中忘却了自己的存在,达到“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这是一种身入化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理想境界。
  然而,这里忘怀现实的“遗世独立”之快乐毕竟只是暂时的,只是瞬间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反映,表面的乐恰包含了一种深层的悲,反映了他超脱现实的强烈愿望,是消极出世的思想的表现,并不能从精神上摆脱现实处境的束缚。很快,作为胸怀大志,而今政治失意的苏轼,面对茫茫无尽的江水,吟诵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壮丽诗句,不免产生了人生无常的悲叹。但作者仍从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下笔,层次井然地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以宇宙――人生的三度对比展示了作家内心意识,以理性解说现实,达到了对人生困境的审美超越。人虽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但人的一生也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只不过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罢了。若万物与我永存,又何必去羡慕那明月江水呢!
  作者超脱地洞察人与宇宙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中,使个体渺小的生命获得了和浩瀚的宇宙相同的意义,从消极颓丧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
  
  二.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
  
  苏轼在明月之夜畅游赤壁,行动本身是为消解“乌台诗案”后郁积于胸中的惆怅、惶惑的情绪,期图在超世快乐中忘怀现实。然而,在他遭遇挫折时虽然不时用道家佛家思想来寻求超越,表现了他在这一选择上内心的矛盾,但占主导思想,最后获得胜利的始终是儒家思想,主宰苏轼的人格理想始终是儒家的。
  苏轼在被贬居黄州时,虽然“惟佛经以度日”,常到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佛道的超尘出世思想日有增益。但儒学始终是他出仕从政的主导思想,经世济民、致君尧舜的抱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始终不灭,主张治国经世“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这一点,在《前赤壁赋》中也有显现。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并未完全忘怀自己作为士大夫的责任。从其“扣弦而歌”中可以看出端倪。在这里,诗人采用了赋体常用的香草美人手法,显示了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仍然心系魏阙之上的高远情怀,面对自己不幸的遭遇,不仅无怨无悔,而且为国君、为民众施展才华之心不变。紧接着眼前的清风明月之景引发了苏轼的怀古之思,他对曹操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的欣羡之情溢于言表。对比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这两篇作品写于同一时期,都认识到人生的渺小与短暂,前者试问豪气英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而后者感叹“人生如梦”。实际上,苏轼在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时,也否定了认为建功立业无益,功业不能长存的思想。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逆境中,虽难以施展一身抱负,却能够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而心境平和。因此,无须因眼前的失败、挫折而放弃追求,总会有云开雾去时。他有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旷达、疏宕的胸怀,也有着官场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惨烈不足以萦绕心怀之乐观精神。从人生观念上,他发扬中国的儒道两家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的精神,主张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这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就使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内在心理的超脱与外在行动的执着这一矛盾的表现在苏轼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三.承载了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旨趣和审美心理
  
  作品以赋体的形式特点、游记的外在内容,承载了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旨趣和审美心理。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讨论人生的意义,富于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辨来表现,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运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艺术手法达到的,其外在的突出表现则是诗情、画意、哲理的统一。
  “水”与“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以物寓理的载体,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边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领悟,苏轼更是继承传统,运用人们最常见的水与月,水与月的最常见的变与不变,有穷与无尽的辩证统一关系来阐明人生哲理。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雄浑壮阔的场面寓宇宙的浩淼无穷,以江水的长逝而不往寓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到“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月出月落的变化,来寓宇宙人生的圆转变化和生生不息。诗的语言与深刻的智慧结合得如此高明、美妙,简直是一个奇迹。
  以艺术形象作为抒情达意的凭借和依托,抒发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其不但示人以富有美感的形象,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或想象,使人感到在有限的词句中蕴涵着无穷的意味,从来就被认为是散文创作的最高境界,成为历代文人追求的最高目标。苏轼同样在理念上极力维护文学的抒情性和形象性,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视为文学抒情形象不可或缺的特征,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前赤壁赋》的创作之中,在其笔下渲染出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玄远意境,直令读者产生“我欲乘风归去”的审美冲动。
  但苏轼并非纯客观地、亦步亦趋地描摹物象,他对于外界自然的描绘,注重突出的是外物给我的主观感受,突出的是一种精神的领悟。《前赤壁赋》虽然以记游的形式写成,但其重视的是主体意识的自由抒发,主观感受的随意表现。其中涉及的意象已不同于生活、自然的原型,而是艺术加工的创造性产物,其中倾注了作者自身的丰富情感,成为一种为生气所灌注的、有机的生命体,它显得比一般的自然还更自然。
  对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满足于观赏自然时获得的感官满足与喜悦。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更深的感悟。一般而言,对自然美游山玩水式的观赏态度和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方式下,能够在山水之美中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状态的恐怕很少。虽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前赤壁赋》正好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为世界文学艺术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更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在对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的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扬光大。苏轼的《前赤壁赋》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宁登国、赵立伟.《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语文建设,2009年第6期.
  [2]李外平.探讨《前赤壁赋》中两个词的审美价值.文教资料,2010年第20期.
  [3]何睿晖.《前赤壁赋》所表现出的旷达情怀.文学教育,2010年第16期.
  
  刘泽江,沙洲职业工学院副教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