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新课程能力培养语文三年级上答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能力培养语文三年级上答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7:49 影响了: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又一个春天。借着春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教学工作要着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学生素质
  
  语文教学在我们的各门学科中是重头戏,它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又赋予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以新的活力,使之迎来又一个春天,也给教师和学生们带来无限的希冀。笔者有幸成为我们新课程实验区的第一轮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站在新课程的立场上结合旧的教学中的精华,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让学生去“听”“说”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处处需要交流,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生活中的幽默风趣,处处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听,轻松地去说。
  比如,传达一个通知,听通知时要集中注意力,迅速筛选出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有关的信息,传达通知时,要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尽可能传达得全面、完整。我们不仅通过活动来培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如上课。说什么呢,当然不是漫漫而谈,不着边际,游离于课本之外和远离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去谈。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如上《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我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行为进行了精神虐杀,我们也许在阅读中予以极大的同情,你在童年时(或者现在)或许也喜爱某样游戏,你有过小兄弟这样的经历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顿时,课堂上像炸开的油锅,沸腾了。同学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说到动情处,有的无可奈何,有的气愤填膺,有的一脸悲伤,表情不一而足。通过这一问,同学们既道出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自信、尽情的表达中,同学们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亲近感,兴趣也就会随之而来。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让学生去“读”“演”
  
  教材上不乏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段落句子(特别是记叙文)。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在读的基础上,对于一些段落、句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同时还可通过表演,满足同学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觉得语文知识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去感悟。
  
  三、让学生去“问”“争”
  
  古语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学问”这个词的本身就告诉我们,高质量的学习要通过好的提问来达到。苏东坡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方俗语有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大多如此,你站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大相径庭。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切语文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看是什么问题。比如,记叙文中的六要素、议论文中的三要素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像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在特定场合的心理状态、联系读者的实际谈体会等这些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非得学生要怎样回答,那只能是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僵化、不懂变通。正是各人的生活阅历、人生体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并且鼓励他们尽量表达出来。
  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
  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如在教《师匡论学》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我们往往把答案定为“活到老,学到老”,但有些学生说可以是“告戒我们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在年轻时好好学习。”因为在课文中讲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时学习和老时再学习的效果不一样。或者说是“在说话时,要注意把握分寸,注意方法的运用。”因为师旷是臣而晋平公是君,他不同于孙权劝学,地位不一样说话也不一样,要达到你要的结果,一定要善于驾御语言。通过学生的质疑,我们看到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丰富了,达到教学相长。
  再比如,我在上完《风筝》一文的时候,问同学们是否还有问题,有一个同学问到:“‘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儿童玩的游戏’,那么,我认为什么行为才是有出息的行为呢?”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叫其他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很快地得出这个结论:只有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那么我不给小兄弟放风筝,应该是为小兄弟好呀,为什么又说这是对小兄弟的一种精神虐杀呢?这一问正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引起同学们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依然是见仁见智。课堂上的争论,有利于同学们厘清各自的思维过程,培养各自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争论,同学们间的思想得到碰撞,生发许多连老师也想不到的火花。这些都是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思想结晶,对于他们的这种创造性行为,如果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生长出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