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全纳性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精神需求_湖南职业教育歌歌词
 

全纳性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精神需求_湖南职业教育歌歌词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0:28 影响了:

  摘 要:全纳教育追求平等、公正、民主、合作与参与,现在逐步从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向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职业学校及社区等实施单位也需要这种精神作为支柱,因为全纳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着眼于人的发展,所以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进全纳教育精神,有助于职业教育有效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纳教育;职业教育;制度保障;意义
  作者简介:冯雯雯(1986-),女,山东潍坊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43-03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思潮。在教育实践领域,它起源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来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Tony Booth)教授提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的被排斥,因而就将全纳教育引入了更深的领域,其思想逐渐渗透到普通教育的领域。{1}全纳教育的提出,是对普通教育的一种挑战,是对中国教育体制、教育实践和教育观念的挑战。{2}但在笔者读懂了全纳教育的核心精神――追求平等、公正、民主、合作和参与的理想之后,就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全纳教育理念给我们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带来些什么?这个问题应给当前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以深深的思考。本文就将“全纳教育”的触角伸及职业教育领域,这种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为应用于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支持。
  
  一、基于全纳精神的职业教育
  
  (一)人是全纳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灵魂所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发展全民职业教育”的建议,并作为大会的六个议题之一。按照大会的建议,全民职业教育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发展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1994年12月欧洲理事会通过了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的决定。其中涉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均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向未接受过一定培训的处境不利的青年人,特别是向那些毕业后但未接受一定职业培训的青年人提供职业培训。
  2.向那些由于社会经济、地理、民族因素、由于身体或智力残疾因素导致处境不利的人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特别关注那些受风险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被社会和经济排除的人,制定有效的职业培训政策,使共同体所有工人在整个工作生活中不受歧视地享受继续职业培训的机会。
  3.促进职业教育男女机会均等及有效参与,特别是向他们开放新的工作领域,鼓励他们在职业中断后重返工作。
  4.促进移民工人及其子女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机会均等及有效参与。
  可见,基于全纳精神的职业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为所有的人给予平等的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关注弱势群体,接纳所有的人,真正体现了公平、民主、平等的全纳精神,铸就了职业教育的最高灵魂。
  (二)职业教育全纳精神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开展,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无可比拟的,但是从全纳精神的视角出发来审视职业教育的实践领域,仍然看出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具体可从接受职业教育的起点、过程与结果中解读。
  1.职业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这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不平等。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中还存在着“二元制”(即在普通职业院校实施普通职业教育,在特殊职业院校实施特殊职业教育),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种“隔离”体制文化。{4}如我们的教师、出版物仍然在沿用“正常学生”与“不正常学生”等话语;仍然是以“怜悯”、“施舍”的方式来关照残疾人;残疾学生上大学仍然作为重大新闻等,这些话语及文化都无时不在冲击着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实施与开展。
  另外,职业教育的高收费导致的农民的子女求学困难,这也是实施全纳性职业教育的瓶颈。这尤其是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高考制度中的“城市优势”导致大批贫困地区的学生与大学失之交臂,当他们意识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时,高等职业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的高收费却使他们望而却步,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贵族教育。从全纳性职业教育的观点看,高职院校的高收费造成了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排斥。
  2.职业教育过程的不平等
  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人们普遍将职业学校视为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就读的“二流学校”、“低级学校”等,这就会导致教师、学校管理者及社会人员以普通院校学生作为参照来对待职业院校中的具有不同差异的学生,如职业院校中的对学生的评价过分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之间以“升学率”作为攀比等等,这都是与全纳性职业教育注重差异与多元化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的一种隐性排斥。
  3.职业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由于职业教育起点与过程的不平等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结果的不平等。社会、学校对弱势群体、所谓的“职业院校差生”的轻视及各种显性、隐性的排斥,导致这些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进而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目前用人单位盲目追求求职者的高学历就是一种例证。
  
  二、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实施
  
  基于全纳教育的合作精神,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在职业教育领域更要加强各实施单位的合作。
  (一)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并不限于部分人群,每个人都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接受职业化教育的权利。”第十五条规定:“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职业教育院校应接纳所有学生,这与我们所提倡的职业教育“低进高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教育首先要承认人的差异性,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与普通高中与大学的学生相比,只有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在人格上并无高低之分。同样,残疾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生理缺陷,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的智能又超乎常人,他们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鉴于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职业学校更应明确自身的作用与义务。
  首先,在价值观上,学校领导及教师要具有全纳思想。职业教育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普通教育中遭受到“学校失败”,或者说是“普通教育中处境危险的学生”,如学习慢、低成就或其他处境危险的群体等。{6}所以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寄予厚望,使学生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努力排除学生学习和参与学习的所有障碍。
  其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混合编班的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智力类型上的差异、年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上的悬殊等,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规模。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辅助设施,如专门的座椅、手推车、拐杖等及进行交流所需要的图片、符号等。
  再次,在课程教学上,同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全纳性职业教育需要改革课程教学以适应每个学生独特的教育需要,而不是通过改造学生来顺应教学,课程设置在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要凸显多样化与易理解性。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合作学习”。
  最后,在评价上,应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评价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性与学习情境的具体情况,评价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包括学生本人、同伴及家长等。
  (二)社区
  在全纳性职业教育中,社区蕴含着各种教育资源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社区教育资源可分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7}在此,笔者针对这三种资源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来论证社区也是全纳性职业教育的有机构成。
  1.文化资源。全纳性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微型的社会,其价值观念、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管理方式、教育科技等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这种文化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和熏陶,有助于他们早些融入社会生活。
  2.人力资源。社区的居民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成功人士,如自主创业者、某一岗位的优秀技术工人等(如张海迪就是很好的例证),都可以引进职业教育领域,成为全纳性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注入一股新鲜而强大的力量。
  3.物质资源。全纳性职业教育要广开财源,善于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社区中的企事业单位要筹集资金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社区中的博物馆、图书馆、信息中心、各种文化场所等活动设施都可以为学生开放,这样学校就可以节省资金以用于设备、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对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而言,社区的企业单位、工厂等都可以接纳他们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在此意义上,社区就有一种职业转接的作用。
  (三)家庭
  家庭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定向及人格完善有着全面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认同是全纳性职业教育顺利开展的保证与先决条件。{8}家长要积极参与教育决策,为孩子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优良的物理和心理环境,促进其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以后自立于社会奠定基础,进而为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行为支持。
  
  三、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是实现物质支持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里的制度包括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与教育行政调整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制度化管理等方面。{9}这些制度为全纳性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行为规范系统的支持。所谓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制度性支持包括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给每个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确保各类学校、企业单位、社区等各团体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给每个公民提供相对均等的使用权利和受教育的条件;职业学校则通过客观公正的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和教师科学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纵观我国教育立法,开展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制度支撑还略显单薄。自1990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提及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1992年国家教委又提出开展随班就读的试行办法,但没有明确制定出有关全纳性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预计到2010年,全纳性职业教育能够在一整套法律法规的保障下,进入全面良性发展阶段。{10}
  四、全纳性职业教育的意义
  (一)从社会的角度看,全纳性职业教育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教育民主化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而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教育平等的含义有四个重点,即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及差别性对待的教育原则。{11}然而由于教育腐败、教育地区差异、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等一系列原因,许多学生被排斥在主流学校之外,这些都是教育起点不公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现,这种排斥与歧视造成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剧,产生社会不公平问题,不利于社会民主化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从经济的角度看,全纳性职业教育有助于减轻创办特殊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创办特殊职业学校不仅办学成本高,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而且意味着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学生才能享受教育机会,广大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是被排斥在外。所以,全纳性职业教育的实行不仅减少成本,而且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全纳性职业教育的本质――面向每一个学生。
  (三)从教育的角度看,全纳性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生命价值的实现。全纳性职业教育与特殊职业教育的最大区别是通过改变教育与社会环境来体现学生的价值,而不是强调补救学生的缺陷。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不是自身本身存在不便和障碍,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全纳性职业教育旨在职业学校中接纳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其进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中短期技术培训,使之学得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注释:
  {1}{6}{10}黄志成等.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志成.全纳教育带来的三大挑战[J].上海教育,2003(1).
  {3}辛治洋.近二十年来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EB/OL].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8-1-2.
  {4}吴晓宁,余晓莹.全纳教育理念下对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徐平利.论职业教育的全纳性特征[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7}刘昊.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对于推行全纳教育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8}{9}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马庆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AJA06001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