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探讨: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
 

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探讨: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7:55 影响了:

  当前形势下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机制;做好就业心理培训机制;注重以价值为导向的人格培养机制。
  高职毕业生 就业 保障机制
  高职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万人过独木桥”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培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实现教育多样化,就业多渠道化。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一般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扩招的开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拥进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众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难”现象。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寒流”,就业形势严峻。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实现,甚至关系到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好就业保障机制。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机制,就是培养高职生的“一技之长”。“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确立的重要办学方针,《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2004年4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说高职教育应注重在技术层面上教育、培养学生,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正是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特色之所在,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发展理念。高职毕业生也只有有专业特长,才能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中站得住,立得稳,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实际上,我国的技术人才缺口还是较大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占5%。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不到15%。可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这根教育“绳索”,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上多下功夫。
  二、建立就业心理培训机制
  就业心理培训机制,就是要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求职存在心理误区,主要表现为两种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受五千年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本身对高职教育存在抵触,由于高考的挫败,则更加导致自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自己的劣势,对自己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待遇等方面抱有怀疑。这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自身地位低,就业主动性差。另一种心理就是就业期望值偏高。毕业生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工作稳定”的单位,在就业过程中看重经济利益,主要着眼于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而不愿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以及基层单位去就业,更谈不上去创造条件自己创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工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根据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发现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
  当前,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15万,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495万。据有关数字显示,毕业生中待业人数在2005年就达到了75万。说明了近几年各院校都存在就业问题,社会人才的供需市场出现暂时性的不平衡状态,毕业生包括高职毕业生都应该调整就业心态,积极面对,正确定位。高职院校更应该做好有关学生的就业心理培训、心理辅导工作,以保障毕业生调整就业观念,在人才市场中正确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
  三、注重以价值为导向的人格培养机制
  以价值为导向的人格培养机制,就是注重培养高职毕业生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从而形成健全的、和谐的人格。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呢?国内外学者都对健全人格做了研究。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种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
  (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四自”不仅是颇具我国文化传统的人格特征,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就是说,健全人格是指一种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就是指个体自我内部、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形成的良性的协调发展。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造成个体人格的扭曲。而高职生由于高考失利等因素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冲击,使其人格处于不成熟阶段。表现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但挫败感强;渴望人际交往,但因个性不成熟影响人际沟通的和谐;社会定位较低,缺乏价值认同感。因此,培养高职生的健全人格,形成自我内部,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亟待解决。高职生的人格培养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孙正聿委员说:“高等教育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须包括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正如有人提出的:让高职毕业生成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即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应该建立和发展就业保障机制,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使高职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准,又要有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魅力,从而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龚丹.面对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多元化.考试周刊,2009,(23).
  [2]冯克江,卢士华.高职就业工作中的误区浅析.职业教育研究,2011,(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