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淡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浅淡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1 03:56:54 影响了: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引路人,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所付出劳动是无法估量的,而教师所得到的待遇,却大大低于他们的奉献。要成为适应新课程下的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要具备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干扰。切实摒弃怀才不遇、这山更比那山高的思想意识、安心本职工作。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进取,敢于创新、创造佳绩。其次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名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的热衷,他才能愿意为之奋斗终生,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来葫芦岛所作的《工作、学习、尽责是享受》令人鼓舞,他用那朴实无华语言,通俗易懂的话语与教师们研讨了如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守住心灵宁静的自我;如何改变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希望教师用平常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多做平凡事,多做实在事。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
  
  二、教育行为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作先导,因此,现代教育思想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实施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必须把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度,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于―教师必须具有以下观念:
  
  (一)全新的教育观
  
  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有什么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素质教育是新教育观念的产物,它与传统教育观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育观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从面导致了高分低能,这与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格格不入。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追求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实施新课程,必须用全新的教育观充实自己,变以灌输考试为主教育观为以探究实践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适应新课程。
  
  (二)要有新的教学观
  
  教学观念制约教师的行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要做到“先破后立”,即破除传统闭守的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传统教学观是封闭的、是专制的,教学过程只是课程传递和推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生命力、创造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是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推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
  树立新的教学观,首先要破除把教学视为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树立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观念。工人在工厂面对的是机器,工人怎么操作、机器就怎么工作,而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的,有生命的。作为教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因此,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交流彼此情感,实现教学相长。这一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树立新的教学观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创造的关系。教师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继承,更要求学生去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可能更好地继承、任何完美事物、高深理论都包含可疑成份,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发现,捉出问题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轻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将扼杀学生的智慧、摧残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此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教学要从小重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在他们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需要继承,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想象中才能进发。教师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想象的机会,这样他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三、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实现知识结构系统化和整体优化。要有多学科整合的能力。
  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神圣职业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能力结构。 首先,教师应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学科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先对所教学科有较深的知识功底,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探讨本学科知识结构,系统掌握基础理论,通晓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并运用自如地进行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一位知识渊博的历史教师上观摩课。他的课上的非常精彩,以致听课的教师把原定要作笔记的事给忘记了。因为他们跟学生一样进入了角色。课后一位教师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历史教师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但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仅花了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生备课意味着对自己所教学科无止境的追求。随着对本学科的钻研,具体备课则只需很短时间。并且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其一:只有教师把教材读厚、精研细读。再把教材读薄,搞清楚教材要点、精神实质,才能在课堂上,把注意中心放在启发学生智力活动上。激起智慧的火花。其二,只有精读所教学科,教师才能课堂上运用自如、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其次,教师除了有专业知识的功底外,还要实现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整体优化,即有多学科整合能力,做复合型教师。
  随着现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渗透越来越明显。例《虞美人》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这几句词中包含了哪些地理现象?这是语文学科中的一首词,却体现了地理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涉猎广博知识,实现多学科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
  
  四、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心理素质的强弱。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有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情趣;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有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的能力。
  总之,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新课改中教师只有加强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