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高考数学高分之路怎么样 探索2008年高考数学“创新”之路
 

高考数学高分之路怎么样 探索2008年高考数学“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4:50 影响了:

  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高考,创新题也是高考试题的新方向的一种尝试.纵观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其创新源自哪里,“新”在何处,又去向何方呢?请与我一起探索“新”光大道,打开“新”结.�
  1 旧题翻新,知识不新�
  例1 (2008年湖南理10)设[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2]=2,[54]=1).对于给定的n∈N�*,定义C�x�n=n(n-1)…(n-[x]+1)x(x-1)…(x-[x]+1),�
  x∈[1,+∞),则当x∈[32,3)时,函数C�x�8的值域是().�
  (�A�) [163,28] (�B�) [163,56)�
  (�C�) (4,283)∪[28,56)�
  (�D�) (4,163]∪(283,28]�
  “新”光大道:当x=[32,2)时,[x]=1,�
  C�x�8=8x∈(4,163];当x∈[2,3)时,[x]=2,�
  C�x�8=8×7x(x-1)∈(283,28],故选(�D�).�
  打开“新”结:此题“新定义”较多,且C�x�n=n(n-1)…(n-[x]+1)x(x-1)…(x-[x]+1)的形式复杂,让人无从下手,仔细审题后可发现,因为x∈[32,3),所以 [x]=1或[x]=2,且n=8,所以 C�x�8=8x或�C�x�8=8×7x(x-1),于是题目转化成为求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迎刃而解!�
  “新” 心相印:(2008年全国Ⅰ理10)若直线xa+yb=1通过点M(�cos�α,�sin�α),则().�
  (�A�) a�2+b�2≤1 (�B�) a�2+b�2≥1�
  (�C�) 1a�2+1b�2≤1(�D�) 1a�2+1b�2≥1�
  创新提示:由条件�cos�αa+�sin�αb=1及选项中1a�2+1b�2的形式,很容易联想到柯西不等式�
  (a�2+b�2)(c�2+d�2)≥(ac+bd)�2,�
  因此:1a�2+1b�2=(1a�2+1b�2)(�sin��2α+�cos��2α)≥�
  (�cos�α2+�sin�αb)�2=1.�
  
  2 情景创新,考验耐心�
  例2 (2008年湖北文10)如图1所示,“嫦娥
  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图1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a�1+c�1=a�2+c�2;�
  ② a�1-c�1=a�2-c�2;�
  ③ c�1a�2>a�1c�2;�
  ④ c�1a�1<c�2a�2.�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D�) ②④�
  “新”光大道:由于月球球心F位于椭圆轨道Ⅰ和椭圆轨道Ⅱ的共同焦点上,点P到F的距离都是半长轴的长减去半焦距的长,即�|PF|�=a�1-c�1=a�2-c�2,因此②正确,①错误;因为椭圆轨道Ⅰ比椭圆轨道Ⅱ更“扁”,所以椭圆轨道Ⅰ的离心率比椭圆轨道Ⅱ的离心率更大,即 c�1a�1>c�2a�2,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打开“新”结:本题以今年的科技热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背景,以椭圆的基本性质为基础知识出题,情景非常新颖.但若仔细阅读题目,便发现这并不是一道难题,中等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此题.因此排除干扰,读懂材料,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并快速地转化为已学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新”心相印:(2008年江苏1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三角形数阵:根据以下的排列规律,第n(n≥3)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创新提示:由数阵的排列规律可看出,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1+2+…+n=n(n+1)2,因此所求的数为第n-1行的最后一个加3,即 n(n-1)2+3=n�2-n+62 (n≥3).�
  3 思维创新,思路要清�
  
  
  图2
  例3 (2008年重庆理9)如图2,体积为V的大球内有4个小球,每个小球的球面过大球球心且与大球球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4个小球的球心是以大球球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V�1为小球相交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体积,V�2为大球内、小球外的图中黑色部分的体积,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V�1>V2 (�B�) V�2<V2�
  (�C�) V�1> V�2(�D�) V�1< V�2�
  “新”光大道:显然每个小球的体积为V8,且没有3个以上的小球有共同部分,由此可联想到《集合》一章中的公式�Card�(A∪B)=�Card�(A)+�Card�(B)-�Card�(A∩B),得V�2=V-(4×V8-V�1),所以 V�2=V2+V�1,故选(�D�).�
  打开“新”结:大部分考生看到此题的首先想到的考查所求部分的形状是怎样的,然后再利用球的体积公式去计算各部分的体积,这样便掉入了出题者设计的陷阱,费时费力,很难解出正确答案.但若深入分析选项便可发现,本题只需要找到V�1和V�2的关系,故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找出各个部分(无论图形的形状怎样)体积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这样既避开了繁琐的计算和极度抽象的空间思维,又能既准又快的得出答案.�
  “新”心相印:(2008年江西理16)如图3(1),一个正四棱柱形的密闭容器水平放置,其底部镶嵌了同底的正四棱锥形实心装饰块,容器内盛有a升水时,水面恰好经过正四棱锥的顶点P.如果将容器倒置,水面也恰好过点P(图3(2)).有下列四个命题:�
  
  图3
  (�A�) 正四棱锥的高等于正四棱柱高的一半�
  (�B�) 将容器侧面水平放置时,水面也恰好过点P�
  (�C�) 任意摆放该容器,当水面静止时,水面都恰好经过点P�
  (�D�) 若往容器内再注入a升水,则容器恰好能装满�
  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创新提示:由于图3(1)中没装水的部分与图3(2)中装有水的部分体积相同,因此该密闭容器恰好装有占总体积一半的水,故(�D�)正确;而图3(1)的下面部分镶嵌了装饰块,故P点的位置必然超过正四棱柱高的一半,(�A�)错误;将容器侧面水平放置时,由对称性可看出一半容积的水,其水面恰好过点P,(�B�)正确;将容器按图3(1)位置倾斜至装饰块刚露出水面时,由于图3(1)中P点位置高于正四棱柱高的一半,此时水面必在P点之上,所以(�C�)错误.故填(�B�)、(�D�).�
  4 接轨创新,大学必经�
  例4 (2008年福建16)设P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有两个数,若对任意a,b∈P,都有a+b,a-b,ab,ab∈P(除数b≠0),则称P是一个数域,例如有理数集Q是数域;数集F={a+b2|a,b∈Q}也是数域.有下列命题:�
  ① 整数集是数域;�
  ② 若有理数集Q�M,则数集M必为数域;�
  ③ 数域必为无限集;�
  ④ 存在无穷多个数域.�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新”光大道:显然2∈Z,3∈Z,但23�Z,所以①错误;设M=Q∪{2},则 1+2�M,所以②错误;③ 当a≠0时,若a∈P,则a+a=2a∈P,a+2a=3a∈P,……,所以P中的元素有无穷个,C正确;因为{a+b2|a,b∈Q}是数域,因此{a+b3|a,b∈Q}也是数域,……,以此类推,可得到无数个数域,④正确.故填③④.�
  打开“新”结:“数域”是大学教材《高等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以此出题,旨在考查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作为概念题,如能准确理解定义,难度并不大,但容易考虑不周全.因此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之后,需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方能准确地得出结果.�
  “新”心相印:(2008年陕西12)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0a�1a�2,a�i∈{0,1} (i=0,1,2),传输信息为h�0a�0a�1a�2h�1,其中h�0=a�0�a�1,h�1=h�0�a�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的是().�
  (�A�) 11010(�B�) 01100�
  (�C�) 10111(�D�) 00011�
  创新提示:此题实质是对二进制运算的考查,这为大学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用代入法较为简单.C选项中,原信息的a�0=0,a�1=1,a�2=1,h�0=�
  a�0�a�1=1,h�1=h�0�a�2=0,与选项中h�1=1矛盾,故选(�C�).�
  限于篇幅,这里只针对2008年高考数学创新试题进行了初探.对照分析便可发现,创新试题涉及高中各个章节的知识,并且大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等.就题干内容而言,创新试题大多出现在“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等题目中,但几乎都是以情景导入为主,读懂题意并转化为已有知识是解决创新试题的关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