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语文教学中的四点体会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
 

语文教学中的四点体会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1:21 影响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施行,语文教学正赶上深化教育改革的春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下面我想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四点体会:
  
  1、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是指学生与老师的角色互换。偶尔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扮演教师的角色。让学生领悟到教师上课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们积极地学习。因为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他势必会对所讲的内容有较深的了解与掌握,只有这样他才能讲得好。这样他就得下功夫,为在课堂上所要讲的内容做好准备。并且站在讲台上,他就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视力范围,当他再坐在座位上时,就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因为他知道这样老师在讲台完全可以看清楚的。老师坐在座位上当一回学生,不但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特长、弱项有更好的了解,而且能够从中发现学生们需要的是什么。
  
  2、在朗读中感受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发激情的导火线。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文情并茂的精美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为加强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诵读。让学生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孩子们用自己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中的“心理活动”部分,虽然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但带着感情的“读”却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绷得紧紧的心情体验了作者的难受,孩子们的“读”读出了作者的心声,读出了作品的情感,读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这样,既增进了文字鉴赏能力,强化了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优化组合
  
  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的功效,关键是优化组合。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差异优化组合。通常4~6人为一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共同实现目标。如在学习小组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职责: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表述和汇报,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决定,谁负责整理小组成员发言的记录。对每个同学担任的责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轮换,使每个同学都能发挥个性特长。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学会愉快合作。
  
  4、开展多种活动
  
  当代中学生是思维特别活跃的一代,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新课改要求教师因势利导,给予充分表演时间,培养多方面能力,以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思维。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本着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宗旨,要求学生在读有字的书之外,强调学生还要读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科书中特意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字”等活动,我们要指导学生切实地完成。
  从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教书育人的准确解释应该是“教书是手段,目的在育人”,只有先知道要育什么样的人,才可能知道要教什么样的书。所谓因材施教,必须先弄懂什么是“材”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育材”的问题。我们讲授孔子的《论语》,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孔子的“微言”所包含的“大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孔子为什么采用“微言”的形式表达“大义”,甚至要学生体会如何用(尤其在思想环境、言语背景、主流意识、传统习惯等人文因素的制约下)“微言”来表达“大义”。意图明确,学生自然学有所得。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参加各种活动。愉快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添加剂。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回到家里还要学习,一点课余活动也没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厌学现象。如果教师认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猜谜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找错别字、词语接力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快乐、知识的可贵。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积极投入学习,同时还促使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