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长亭送别》的语言美探究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长亭送别》的语言美探究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7:02 影响了:

  《长亭送别》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本折集中体现了王实甫戏曲的语言美,而优美的语言离不开下列技法的运用。
  1. 儿化 儿化不仅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作用,还有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在【叨叨令】一曲中,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书儿、信儿等儿化词语频繁出现,词语儿化后就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地表达了主人公一种亲切爱恋或喜爱的感情。
  2. 叠词 【叨叨令】一曲中“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使表意丰富细腻,再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把莺莺那种呜咽的声气,如泣如诉的神态,哀哀切切的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王实甫是善用叠字写离情别绪、缠绵幽怨的高手,在【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中前曲句句用叠字:“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意境中寓情,情又因优美的语言而生。
  3. 化用 化用古代诗词语句,以特有的语义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碧云天,黄花地”是化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取秋景凄凉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是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如”改为“先”,更能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4. 口语作品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俗语,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如:“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这些句子融入了大量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而且又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5. 修辞 全折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等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这些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单位:渭南市瑞泉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