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高职教育改革案例【浅析高职教育改革之“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改革案例【浅析高职教育改革之“校企合作”】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9:31 影响了:

  摘要:尽管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但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依然没有有效解决。职业学校难以吸引学生和家长,固然有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没有明显优势,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暗淡。为什么会这样?高职院校以后的路该如何去走?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 、工学结合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校企“零距离”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入校门和入厂门一样,学习和学徒一样,学校要像企业,老师要像工程师。企业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终端用户”,企业的进步和需求应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而当前现状是企业的知识、技术、产品更新率每个季度都有变化,学校的授课内容、方法,多年来变化却很少,一定程度上存在理念滞后、知识陈旧,学生学习力差、创新力低等问题。应进一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从招生开始就应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根据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决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及总量,以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训环节,因为职业教育以“用”为主,重点强调技能和技艺,重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而不在于理论水平有多高。
  我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公认是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大陆不少同行参观台湾职业学校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实习设施一流!同样以就读的机械维修专业为例,台湾学生使用的是目前生产企业中最先进的设备,甚至一些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也往往让学生们捷足先登。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学生毕业后往往直接进入高档餐旅企业管理层,教学质量在岛内备受赞誉。其秘诀就在于学校有一幢模拟真实场景的实习大楼,学生不出校门,就有实战机会。经历了真刀真枪的演练,学生有了“真功夫”,哪个企业不抢着要?
  职业学校与用工企业的“无缝对接”,首先是教学设备的“无缝对接”,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尽快把“历史欠账”还上。与此同时,职业学校也要“换脑筋”,拓宽解困思路,多渠道争取发展资源。如,与企业沟通合作,努力“把工厂引进学校,把课堂开进工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去年在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会上说:“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企业对话、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可谓一语中的。院校要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办学上强化校企合作、在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
  由于学校与企业存在性质差异、认识差异,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态,合作的层次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以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问题是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市和县(市)、区分别建立由教育、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地区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工作。市、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将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缺失的问题。市和县(市)必须分别建立多个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对具体职责进行界定,让校企合作不再是“职校一头热”的办学行为,而是政校企三方必须共同承担、合作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大型建设行业企业往往在全国各城市都有布点,需要从当地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充实到一线岗位。成立校际联盟就打破了校企沟通的瓶颈,使跨省校企合作成为可能,对培养人才和选用人才起到了很好的衔接和推进作用。学院与企业共同协商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制定大纲、选用教材、培养师资等,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量体裁衣”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新单位后上手快,融入企业的时间大大缩短,能够很快顶岗,在工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综合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了仿真模拟与真实情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行校企合作建设主体多元化理念,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设和管理好专业门类齐全、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实训基地。
  搭建校企合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畅通校企沟通渠道,“把每位学生都‘炼成’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人才,
  为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学院可以利用专业、教师的优势,走进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助推企业发展。为企业培训员工一万余名,有的研发中心、校外实习基地还专门设立了教师工作室,为教师开展企业服务搭建专门工作平台。并将示范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奠定建筑节能应用新专业设。
  在校企合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由于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加上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的事故不在少数,但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赔偿,使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侵害。也有部分企业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
  职业院校应当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根据有关规定为所有实习学生办理实习责任保险,保费在学校经常性事业经费中列支,不得向学生另行收取。
  合作企业禁止安排实习学生在风险较大、非本专业对口行业或者其他不适宜学生实习的岗位顶岗实习,学生每天顶岗实习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学生在企业实习,应当由实习企业、学校和学生或学生家长三方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学生生活津贴等实习报酬。对于在企业连续上岗实习3个月及以上的学生,实习报酬发放标准不应低于上年度本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50%。
  市和县(市)、区必须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并专款专用,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互惠双赢,为推进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提供物质保障。
  “企业进步和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映,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里的知识应用到企业时效性越来越短,,“60年代学什么干什么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能用10年,21世纪后学什么干什么知识的时效性不到3年,企业在选人、用人上越来越看重适应性和知识转化力。” 争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开创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百家论坛》中国高职高专教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