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年级语文建构个性化的课堂
 

【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年级语文建构个性化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2:10 影响了:

  甘纪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专家型校长。现任湖北省武穴师范学校、武穴实验高中校长。参与主编的《创造教育》被列入《湖北省2006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目录》,在全省发行;撰写的《以研促教 因研强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荣获2007年湖北省名校长全省征文一等奖,并入选《湖北省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陈:甘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邀请。当前正值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作为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语文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关于语文学科如何建构高效课堂,突出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等问题,也是当前语文课程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作为专家,您对语文学科的备考工作以及学校管理对促进语文学科的建设等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下面就大家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向您请教。请问甘校长,对“语文学科的备考特点”您是如何界定的?语文教师能否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甘: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备考要重在语文内质,回归教材。语文内质,就是语文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凭借,强调语文内质,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实施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把握住两点: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抓纲务本”,注重“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学科的“双基”教学要重在训练学生读、写以及分析文章的能力与技巧,这是其工具性的体现。“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只有能力提高,才能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人文性。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都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考查,而关注社会生活也是试题人文性的体现。我仔细地分析了近期武汉和黄冈等地的高三调研试卷,像武汉市的四月份调考试题,字音字形都出自于语文课本和读本,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和春晚魔术等内容被选入试题。这表明,语文学科的高考走向趋于关注社会生活,更加注重人文性。“得基础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做对基本题,拿足基本分”也是最基本的应试有效策略。所以,我认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大纲为纲要,注重双基教学,关注社会生活。
  陈:看来,实施这种课堂有效教学,还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请问甘校长,你们是通过什么举措来保障有效教学呢?
  甘:主要是落实集体备课和追求课堂效益。作为高考年龄还不满十岁的新学校,我们非常注重博采众长、集中民智。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大力倡导相互交流、研讨教学的工作氛围。我们的集体备课以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密切协作为前提,以集中大家的思想和智慧形成集体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目的。集体备课是技能优化最重要的载体,所以我非常注重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其次,我们着力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我们推崇三年备考,从高一到高三,我们都要求各个备课组重点抓高考研究,抓高效课堂,抓训练高质。特别是高三,我们专门召开教学工作会,指导各备课组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方向,特别是研究学科典型题型和学科思想,确保二轮复习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训练的高质。
  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作为语文学科而言,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永远飘逸着文学的灵气,勃发着生命的激情与诗意。我不是因为是教语文的,我就这么说(笑)。我只是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通过我们诗一样的语言,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文质兼美的课本,引导学生敏锐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应首推语文课堂。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做了诸多努力,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编印了有效教学校本培训资料,并对课堂类型进行细分和展示。主要举措有坚持推门听课,打造合格课堂;开展告知听课,培养示范课堂;抓校本教研,打造个性课堂;抓工作状态,打造激情课堂;抓评价导向,打造高效课堂等。新授课注重同课异构,“先学后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评讲课有的放矢,“先改后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过,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常态课,而不是几节公开课,因为只有将每位教师的常态课质量提高上去了,我们的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的教学也就回归了真正本原意义上的教学,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陈:甘校长,那您能不能具体地跟我们谈谈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到底具备几个要素呢?
  甘:具体地讲,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是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能够通过字里行间所呈现的情感或哲理使人们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并走进人们的心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穿越时空,交汇历史与现实,使学生透过文字感受文学的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广泛涉猎。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非一夕之功,重在平时积累。二是教学定位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讲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完成从“讲师型”到“导师型”的角色转换,重在思路引导和点拨;要从“单兵作战”转到“抱团闯天下”的轨道上来,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集体备课”,这里就不多说了。教师具备了角色意识,并博采众长,那么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面对各种学情,他都能左右逢源,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中,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并激发求知的愿望。三是教学机制的落实。任何高效都是建立在落实的基础上。语文学科点多面广,知识容量大,我们要求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及时批改”以及“定时辅导、及时辅导、个别辅导”,也就是用“三批三辅”来落实任务,确保高效。
  陈:你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在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呢?
  甘:这涉及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问题。首先是不可或缺的“集体反思”。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重在集体反思。集体反思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如果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课后的“集体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我们的集体反思不拘泥于单一的集体活动时间。比如二轮备考的语文专题复习,课前讨论,互相问问教学进度,下节课准备讲什么,一节课能处理哪些内容,有些问题该怎样处理,这样在讨论中完成了对专题讲解的删减、补充和调整;课后讨论各自上的课,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们掌握起来有没有难度,可能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批改作业时讨论,单元测试时讨论,从而确定今后如何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与此同时一个个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我觉得这种自发式讨论比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校本培训主要是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内功,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目前语文学科有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黄冈市优秀教师2人,黄冈市学科带头人1人。而我们的校本培训就是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像学科骨干示范课、年轻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竞赛课、新来教师过关课等等,还有教学研究月活动,就是为校本培训创设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今年我们带高三的语文老师,3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就有4人,他们的教学效果都很好,这些老教师功不可没啊。
  陈:最后问一个问题,请问甘校长,构建这种高效的语文生态课堂,对于老师的素养有什么要求吗?
  甘:我想任何教学行为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两条:一是语文教师要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专家,二是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有切实的收获。这两条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其要义是语文教师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谈语文教师的素养,往往陈义过高。我认为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现代语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养,就蕴涵在其中了。
  
  陈学斌,教师,现居湖北武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