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学考研
 

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学考研

发布时间:2019-01-30 03:57:08 影响了:

  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我们除了善于利用网络获取、加工、评价和创造信息,促进自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
  
  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一线学科教师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内容有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这和上面提到的信息素养内容相类似,实际上这个《标准》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
  
  我的实践经历
  
  我开始学电脑时,热衷于学习各种技术,可以说对电脑各个方面知道比较多,但却没有精通。然而,这些技术基础为我以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课件到积件
  我开始用Flash制作数学课件时,把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都做在课件里,从复习、导入、新课、练习和作业,非常看重课件的完整性,想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黑板,一节课下来不用写一个粉笔字。当时我教六年级的数学,教到《圆》时,我犯了难。因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教师难于讲清,学生也不易去理解,更多学生只是死记计算公式。这倒也可以应付做练习,但对于教师却不能这样让学生糊里糊涂地混过去。我开始尝试着用Flash做课件,把圆平均分,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看,把难点形象化,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这个《圆的面积》课件还获得了市数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是突破教学难点,没有必要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课件中去,要从课件转变到积件,节省教学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后来制作的课件《圆柱的认识》就是一个动画,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课件虽然声色并茂,但只具有演示的功能,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看的份儿,而不能参与。这样的课实质上还是传统的讲授课,只不过用投影仪代替了黑板而已。而使用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自主浏览感兴趣的知识,随时可以在BBS上回答或提出问题,这样就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平时教学之所需,也为了参加市里的整合课比赛,我制作了《战争与和平》、《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多媒体连环画》等专题网站,但由于我校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不高,打字的速度慢,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困惑:多媒体与网络
  曾经有一位同事对我说,看来以后多媒体课件是不合潮流了,要被淘汰了,只有做网站、用网络,才算是课程整合。我觉得这句话又在走极端了。多媒体课件还是有它适用的地方的,特别是当我们在用传统方法难以向学生表达时,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很好的“助教”。我在课程整合相关论坛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关网络教学是不是课程整合的高级阶段的争论。其实,课程整合在技术上应该是不分高低的,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利就是好的,要把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能够听取更多人的想法,我还在我的博客上发起了“整合课是不是一定要在网络教室上”的讨论(https://www.省略/user1/84/archives/2005/923.html)。
  4.整合评优课的深层思考
  (1)整合评优课的目的是什么
  从电教馆的角度来说,是以比赛促进应用,带动更多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实际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也是为了比赛或者为了不同场合的公开课而准备评优课。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为了展示一个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而事实上,很多参赛教师所用的课件或网站都是自己只提供教案而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代劳制作的,这也造成绝大多数计算机教师“反感”整合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比赛有什么实际意义?整合课何时能成为学校的“常态课”?
  苏州电教馆宋家林撰文指出,要达到促进的目的,就不能评完了事,做好赛前赛后的工作尤为重要。很多参赛教师只是关心自己的比赛成绩,举办单位也没有创造机会引导参赛教师进行教后反思,这样对教师的促进就成了美丽的泡影,整合评优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把评优课活动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来操作,形成研讨第一、比赛第二的氛围。当然,现实的操作可能有些困难,但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加深评优课的内涵。
  整合评优课就是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许多人觉得我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至于技术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师来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再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功能,才能思考如何有效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课堂出彩。
  (2)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整合课必须要体现学科味,不能变得“四不像”。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是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或者一个认知工具,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更好地达成学科教学目标。
  如一堂语文整合课《莫高窟》,提供给学生的专题网站界面美观、内容丰富,有视频、音乐、图片,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莫高窟网络展览馆。执教教师是应用Authorware的高手,教学课件在渲染课堂气氛上做得很出色。这样的课又该如何来体现信息技术的特色呢?如果仅仅局限于演示,恐怕还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我认为,在让学生看了课文作者的描写和相关图片后,要引导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图片也来介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或者可以辅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把整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描绘出来,加深对课文结构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框架的把握能力。
  又如一堂数学整合课,课题是六年级的图表教学。这个内容的教学按计划需要一个星期,是教学内容多吗?不,是因为学生在课上画图表所占的时间太多,而真正去分析图表的时间却所剩无几,上课的效率不高,但如果不让学生动手画,只分析教师现成提供的图表又有失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中文Excel 2000是在Windows98/Me/2000环境下运行的一种电子表格软件,不但为制表提供了方便,还允许输入计算公式,进行自动计算。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统计图的类型,实现了制图表的自动化。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2000的使用,加上两个办公软件界面和操作的类似,学生应该很容易上手的,所以,完全可以在图表教学中引入Excel 2000,来帮助学生学习统计图表。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对以上两个课题的分析,初步表达了我对整合课的理解。我觉得,在设计一堂整合课时,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建议可以考虑这些问题,如选择应用什么技术?能否突破技术的常规用法?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必要制作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专题网站?
  
  观点
  
  经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感觉对整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整合课的设计首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再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至于信息技术以何种方式介入,是次要的。无论是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还是教师只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用到了网络资源,更或是在普通教室采用传统方式上课,只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问题教学作为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值得肯定。因此,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目前的整合课比赛的形式主要是以网络为教学环境,应该说网络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更加便利,比较容易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而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再加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是很好,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生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似乎花了好多时间来准备一节课有点不值得,而且现有的评价体制也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不是能力,因此整合课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阻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