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有效模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有效模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发布时间:2019-07-11 03:49:35 影响了:

  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是必要的,但教师在考虑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要考虑两者整合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千万不能为整合而整合。
  ● 课例分析以及评述
  几年前,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科学公开课。
  这是青岛市级的公开课,地点是青岛市南区实验小学,教学内容是《鸟》这一课。
  因为上课班级是计算机实验班,学生个个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因此,上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尝试。课前,教师让学生运用网络,大量收集关于鸟的知识,上课时,则由学生运用PowerPoint相互展示各自的资料,借以共同获得较全面的关于鸟的知识。应该说,这一堂课在很多方面是成功的,我对其的评价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特长的尝试,更是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探究与表达的尝试。课堂上,学生对计算机的娴熟操作(运用网络收集到了大量关于鸟的资料,并运用PowerPoint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和对鸟的真情实感都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因为对于信息技术的过于依赖和信任,这一堂课也因此有了一个最大的缺憾——虽然资料丰富,交流也到位,但学生对鸟这一概念掌握得却不到位——这在当日的课堂上可以看出来。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结果,原因在于因为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这一堂课的重心偏离了。我在评课时是这样说的:“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是科学的根本,也应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通过上网检索资料,确实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像《鸟》这一课,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鸟或鸟的标本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来,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鸟的概念才是基于事实的概念,是活的概念。严重地说,上网检索鸟的共同特征实质上也是一种灌输式教学,不过比传统的灌输教学更为隐蔽而已。今天的课堂上,学生们对鸟的概念掌握得不是太好,原因就在于此。”(详见《一次尝试——参加〈科学〉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活动有感》,发表于《课程与教学》2002年第1期。)
  事后,我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现状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发现许多教师对两者关系的思考不够全面,对两者整合的实际操作缺乏理性,归纳一下,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
  问题之一:看不到信息技术的价值。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形式主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不大,麻烦倒是不少,划不来,还是不要用为好。
  问题之二:对两者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部分教师习惯于简单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而不去考虑要不要运用信息技术和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这就导致一些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体现不出优越性,从而,授持“运用信息技术是形式主义”观点者以把柄。
  问题之三:实际操作仍然定位于辅助“教”,而非学生的“学”。
  ● 有效整合的模式分析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认定,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这一命题加以思考。我个人认为,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是必要的,但教师在考虑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要考虑两者整合以后学生的收获是否更大了,是否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更优化,千万不能为整合而整合。那么,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整合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基于情境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配以网络的支持,在学生主体的参与下学习。教学流程通常为:创设情境→网上设问→资源利用→思考探究→形成意义→组织评价。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宇宙问题、地质问题等抽象的、不易实验操作的课型多采取这种模式。例如,在讲“星座”一课时,有位教师考虑到城镇地区空气质量不是太好,夜晚观测星空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以往的传统授课经验证实,学生在学习这课时也感到枯燥、乏味,兴致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采取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利用自制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了星空的世界(网络教室的窗帘拉上后,教室光线很暗),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学生的计算机上出现了漫天的隐隐约约、一眨一眨的星星,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变幻莫测的太空!学生们激动得连连感叹。教师抓住时机说这节课要带领学生去太空旅游,为了祝学生们旅游愉快,教师在网上为每位学生提供了游园卡(提出的主要问题),怎样看懂游园卡呢?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可共享的网上资源(提供相应的网址、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提供学习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帮学,利用Word、幻灯片、画笔等工具,完成作业,并自评、他评。最后,教师做全班总评。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提供共享资源时不应引导学生收集大量的简单信息,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仅仅是对资源进行简单的收集、拷贝、粘贴,很少进行自己的分析、整合和加工,更不用说做出有创造性的作品,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好的共享资源则能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性来解决问题。
  2.围绕问题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教学流程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共享资源→得出结论→组织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中,“解暗箱课”的课型中常用到这种模式。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时,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会发生什么情况?由此引发学生讨论,作出全身各处都有血管,血液在不停流动的假设。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提供相应的网址、相关的素材,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提供学习的评价标准),进行查找、分析、做出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做出血液循环器官的其他假设,如心脏的作用、血液循环的作用等。然后再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查找、分析、做出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进而解释人生病时为什么输液比打针疗效快(输液是静脉注射,打针是肌肉注射时)、为什么打针又比吃药疗效快,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基于课题的协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资源利用,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协作学习。流程为:确立主题→制订计划→分组活动→资源利用→形成、展示作品→组织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中“考察课”课型经常用到这种模式,如《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一课。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除了心脏病外,癌症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在癌症的家族中又以肺癌位居首位。从年龄上看,也大有低龄化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近几年来,青岛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以前,冬天学生们在操场上玩,时间稍长,手就被冻得发僵,许多学生也曾冻手冻脚,现在,还听到谁说冻手冻脚了吗?
  接着,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行动计划:
  学生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肺癌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减少家庭妇女做饭时间的重要性(做饭中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社区道路的建设与城市道路建设同等重要,尽快出台养宠物的详细的法律条令以保护社区环境。
  学生要做的是:空气污染的概念及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查找空气变暖的原因、肺癌的发病主要因素;在学生家的附近记录半小时的时间内通过机动车的数量、尾气的排放状况(无烟、烟少、烟多、烟重、黑)、车辆的种类、哪个地区的车;观察社区附近家庭排油烟机、单位排油烟机的个数、外部形态、排放时间;观察社区附近路面的卫生状况、路面的质地(土路、水泥地、瓷砖地、塑胶地面)及饲养宠物的情况。
  下一步是收集资料(文字资料、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这一步,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要搜集的基本信息,介绍相关的网络资源(有关的网站、网址、网页、教师提供的资料)。
  最后,教师提供评价这课学习的评价量表,供学生自评、他评。
  以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还不够全面,分类也存在着交叉的现象。但是,有一点能够给广大科学教师以启示,那就是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不只要考虑信息技术的特点,更要考虑科学学科的特点,找准信息技术与之整合的结合点,从而,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传统教学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千万要记住的是,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为整合而整合,要尽量避免因为使用信息技术而剥夺了学生观察、实验的机会,进入“机灌”或谓之“网灌”的误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