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百脉畅通一身轻 [上下连贯,语脉畅通]
 

百脉畅通一身轻 [上下连贯,语脉畅通]

发布时间:2019-02-02 04:33:20 影响了:

  要写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当然,这些都是写作的主体内容。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细节的写作技巧,我们同样不能忽略,比如文章上下的衔接。   衔接就是用一些句子或段落把相临的两个材料进行巧妙衔接,这样的句子或段落就起到了过渡作用。过渡就如同上下文的桥梁,离开了必要的过渡,文段与文段之间就会脱节,巧妙过渡方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周密。首先,过渡可以使写作者的思路连贯,行文通畅,使文脉畅通,浑然天成。其次,文章过渡得好,自然、巧妙,读者就不会感到突兀、生硬、令人费解,也不会摸不着头脑,衔接不上,令人难以通读。因此,过渡的词句或段落既要合乎情理的自然转换,又要尽可能的简短精炼,不能喧宾夺主。忽略了衔接与过渡,文章就会给人一种“乱”的感觉,上下不自然,读起来不流畅。具体来说,在文章中运用过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过渡
  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我们都有可能用到两个或多个材料。这时,材料之间的衔接就需要精心设计。如果衔接设计得好,那么文章就上下贯通,自然流畅。相反,如果衔接设计不好,或者根本没有衔接性的句子或段落,那么文章就会显得生硬,结构也会松散。因此,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时不能直接罗列材料,而应该适当加入过渡句(段)。
  比如下面这个片段:
  那是我们刚上初二时,学校来了一位英语老师,学校安排她教我们班英语,并安排她做我们班的班主任。她虽然是我们的老师,但她从不摆老师的架子。也许是由于她刚大学毕业,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因此很能和我们打成一片。她经常利用下课的时间跟我们在一起谈心,有时开开玩笑,这也让我们整个班级充满着和谐的气氛。
  有一次,快要上课了,刚改变发型的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班里有一个男生就大喊起来:“啊,好美呀!”教室里出现一阵短暂的嘈杂声,随后又变得鸦雀无声。只见一向活泼的“老鹰”此时却羞涩地低下了头,但我们也能看出她在偷着乐,这时班里又重新泛起一阵笑声,刚才的紧张气氛也被吹得烟消云散。
  这个片段由两个自然段组成,刻画的是一个老师。很明显,文章的这两段内容是不同的,可是两段之间近乎于两个不同材料的罗列。第一段说的是老师跟我们很融洽,而第二段开头就是“有一次”,如果不往下看还会以为“这一次”是来证明“融洽”的。结果两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读起来极不自然。究其原因,正是段落之间没有比较好的过渡性句子。假如我们在这两段之间加上一句过渡句,那么必然会顺畅许多。比如在第二段的开头加上这样一句:这个老师不只有活泼开朗的一面,有时她也十分腼腆。有一次,快要上课了……这样一来,两段本来无关的内容便浑然一体,共同揭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文章的脉络也会更加清晰,读起来也流畅自然许多。
  二、注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过渡
  有些议论文在提出观点之后,如果直接叙述事实论据,也同样显得不自然。比如下面这个片段:
  我们要做一个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的人,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国古代著名的清官包拯,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不受任何贿赂,对任何人都是同等对等,绝不手软,即便是皇亲国戚,他也一查到底。由于他的清廉,人民称他为包青天。当他的一个舅舅犯法时,他也没有手软,照样把他关进大牢。他那刚正不阿的心照亮了人民,他对得起朝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他那顶官帽,对得起天地良心。
  这个片段中的素材运用太直接,如果在“包拯”这一段材料前加上“从古至今,很多人毕生恪守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因而快乐一生”这样一句,再通读起来就顺畅自然多了。
  三、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过渡
  有些作文在构思上会安排出不同的层次,以议论文为例,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等,在这些层与层之间最好也要用上过渡性的词、句或段(如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有无独有偶、此外、还有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词有更有甚者、而且等;表示对照关系的过渡词有与之相反、不同的是等),这些过渡性词句如果运用合理会使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读者对文章的结构也会一目了然。例如下面这个片段:
  小河遇到山石的阻隔会改变流向,终汇入大海;蚂蚁受于草木的羁绊会改变路径,终归入蚁巢;人们受到困难的阻挡,也会改变自己,终获成功。放弃旧途,另辟蹊径,我们应勇于改变。刘翔在跳高项目多次受挫后给自己重新定位,转而选择一百一十米栏,奥运飞人夺冠;詹姆斯在橄榄球场的奔跑让教练劝他放弃,于是他学会改变,成就了篮球场上的“小皇帝”。他们勇于改变,寻求出路,重塑自我,相反,仍有些人守陈规旧礼,本应更光辉的人生却被抹上了一层阴影。晚年的牛顿对***神学深信不疑,把行星的运动归为“神的第一推动力”,违背了他自己的科学发现,晚年的爱迪生在交流电更为便捷的事实已被普遍承认的情况下,仍认直流电的死理不知变通,他的公司也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他们也为他们的不敢改革付出了代价。
  片段前半部分用了正面材料刘翔、詹姆斯等,接着用一句“他们勇于改变,寻求出路,重塑自我,相反,仍有些人守陈规旧礼,本应更光辉的人生却被抹上了一层阴影”做为过渡句,接下来自然引出反面材料牛顿、爱迪生等。一正一反,论证有力,衔接自然,文章浑然一体。
  总之,文章的衔接与过渡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虽然这属于细节的写作技巧,但我们不能只追求大而忽略了小。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祸患常积于忽微”,这句话也足以警示我们,对于写作的细枝末节也就提起足够重视。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