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0:49 影响了: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突破思维定势,以实现作文教学的创新。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人们对某种事物都这样看时,我们不妨从反面想想,可能有新的发现,即有意识的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思维,反弹琵琶,也就是逆向思维,开拓写作的新思路。逆向思维运用好了,会收到奇特的效果,而且能让人更全面的认识事物。将反向思维运用到写作中,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创造。
  又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是静止的,诗人却写其“出”。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能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其实,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引发外向思维
  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如写一篇《学习的苦与乐》的作文,这种题目再与所学的课文《菜园小记》中种菜的苦乐相对照,能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材料中挖掘不为人注意的内容,使平凡的题材变得神奇起来。
  又如对《滥竽充数》这个寓言发表感想,不妨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除了南郭先生自欺欺人蒙混过关外,也可从齐宣王的角度入题,说明官僚主义、大锅饭的弊端,从齐宣王的角度说明设立考核标准,辨别优劣的重要性等。
  再如《树木・森林・气候》就是一道颇能引发和训练学生侧向思维的作文题。文题由三个概念组成,引导学生认真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抓住了立意说理的关键。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为了使学生思维不至于僵化,乃至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来,我们就要善于利用好各种材料培养他们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维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创造出新奇、美的境界。如《由牛想到的》,我就引发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引发若干观点:(1)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郭沫若的自比为“牛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事的谦虚;(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像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3)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
  学生掌握了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开发作文思路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思维敏锐度可大大提高。美国佛罗达大学的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李孟花,教师,现居山东海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