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筑就幸福生活【为幸福生活筑起绿色屏障】
 

筑就幸福生活【为幸福生活筑起绿色屏障】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5:25 影响了:

  2001年,我省全面启动公益林建设,如今已逾十年。实践证明,公益林建设已经成为我省林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惠民最广、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近日,笔者随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走访林区,亲身感受了生态公益林区的山青、水绿、天蓝、空气清新,广大林区面貌大为改观,林农增收创富奔小康。
  最美的生态工程
  公益林建设是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1年底,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达到3910.4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9.81%。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林业专业术语或许晦涩难懂,但十年来,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更纯净的水质、更清洁的大气、更优美的景观、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更平衡的生态环境,这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善待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得到了丰厚的汇报,而其中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功不可没。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是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频发地区。公益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化等的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
  遂昌县人大代表、云峰镇东姑村村民潘石全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东姑村位于遂昌县东部,是由原东姑村和上畈村调整后形成的新村。十年前,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林农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林木来维持,树木一度砍伐殆尽,山林光秃、树木不长,产生了多雨则涝、天晴则旱、时常缺水的恶果,百姓叫苦不已。2000年以来,村里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制定村规民约,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如今全村公益林面积达到3000多亩,占林地面积的一半左右,森林覆盖率提升,自然灾害比过去减少90%,农业用水、百姓饮水再也不用担心了,村民盛赞:“生态林就是幸福林”。
  公益林建设千好万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土地资源紧缺,与林争地的矛盾凸显,公益林保护与占用矛盾日渐突出。不少地方因城镇建设、矿区矿点开采、房地产开发等蚕食占用公益林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坡度在25度以下的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土地整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作为国家和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衢州、丽水两市,在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低丘缓坡中都面临着使用公益林地。据调查,莲都、缙云、云和、江山等县(市、区)需申请调整面积分别为1.1万亩、1.4万亩、1.4万亩、0.5万亩,均占了公益林面积的较大比重。
  在公益林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之间,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如今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调研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多次强调,“要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十二五’生态公益林的发展,规划编制要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经济发展空间和农民群众的接受程度,从稳定规模、适度调整出发,审慎稳妥地做好公益林扩面工作。同时,要加强生态公益林退出机制的研究,不断优化公益林建设布局。”
  惠民最广的民生工程
  在安吉县章村镇长潭村,农民林世祥欣慰地告诉笔者,“自从开始公益林建设以来,公益林补偿资金每月按期发放到我们的存折上,根本不用担心拿不到钱,如今我将这一笔钱作为老母亲的日常生活开支。”林世祥所指的公益林补偿资金,得益于我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目前,这一项补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8元/亩提高到了2011年的19元/亩,其中15元用于林农的损失性补偿。据统计,全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至1.8万余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31个国有单位、103万个人账户,使公益林建设成为惠民最广的民生工程。从调研情况看,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取得公益林补偿资金高达30万元左右,农户高的每年可拿到2.8万元。
  生态公益林建设所带来的美丽景观如今成了山区、半山区的最宝贵财富。地处山区的安吉县,依托林业发展,特别是公益林这一载体,如今竹业经济闻名于海内外,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斩获了“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等诸多殊荣。
  据统计,2011年安吉县林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7010元,占到了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50%。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注重公益林的森林景观及生态游憩功能的发掘,森林生态观光旅游、森林休闲养生游、山地体育健身游、森林人家美食游成为人们新的选择。依托德清优质森林景观的“洋家乐”如今名气在外,被美国CNN称为“除了长城之外,15个必须要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纽约时报》甚至将其推荐为全球50大旅游景点之一。目前,农家乐、森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缙云、遂昌、开化等山区县(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让当地老百姓赚得盆满钵满,林农乐开了花。
  责任最重的管护工程
  公益林建设是一项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重大工程,其管护工程是建设好公益林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基本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管护网络体系。
  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要求,全省建立了一支护林员管理队伍,目前共已配备了2.2万名护林员,同时在重点乡镇建立消防扑救队伍180支,配备消防人员4500名。这些人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功不可没。通过统一设定管护责任区、统一护林员装备、统一实施责任考核等,这支队伍的管护水平和防火、防虫等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高。通过他们的努力,全省近十年公益林区每万亩平均发生森林火灾次数仅为0.016起、发生面积3.579亩、成灾面积1.965亩,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调研中,我们见到了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刘光兵。2009年,他被评为“感动湖州人物”,并获“全国优秀护林员”称号。笔者了解到,刘光兵从26岁起就开始从事护林工作,30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上山巡查。冬季山路行走不便,他就备好3个月的粮食,常住山上,依然是每日坚持巡查。30年来,在他的责任管护区域内,从未出过任何事故;30年来,从未喊过苦、喊过累,每天坚守岗位,寂寞、辛苦从来没有挫伤过他。
  正是像刘光兵这样的护林员们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我省广大林区的平安、和谐。然而,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现有基层公益林管理机构还不健全,管护能力不强,特别是不少地方护林员的工资主要以护林人员劳务费2.5元/亩来支出,因此,有的地方护林员工资每月仅600-700元,收入较低,影响了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亟须各级政府研究解决。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剖析原因,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认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既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下一步,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要科学确定发展规模,着力在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环境功能上下功夫;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政策举措,提升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加强法制建设,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同时要注意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