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含义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含义

发布时间:2019-01-24 04:10:18 影响了:

   报纸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山西长治老区一老农给记者来信称,老两口含辛茹苦供儿子考上大学,可儿子不孝。老父送儿子上学拖着笨重行李摔倒在校门口,儿子不但不扶,反而埋怨父亲“丢不丢人”。儿子上学期间还屡次向父母虚报学费,多要钱供自己“潇洒”。老农愤慨:学校能否教学生学到要有良心?无独有偶,马加爵杀人、刘海洋泼熊……这一桩桩令人发指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刺痛我们的神经,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孩子们越来越“坏”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国古代启蒙教育读物之一 ――《三字经》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先贤告诉我们“善良需要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 “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下,理性的知识灌输取代了对学生心灵的教育,传统的师道尊严抑制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教书育人的“圣地”变成了学生厌恶的“囚牢”。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道德缺乏,心灵麻木,善良缺失。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形成以善为本的人生观,使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敬畏的心尊重生命,这不仅是教育德育目标的实现,更是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的一份责任。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使语文具有进行善良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呢?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教师彻底改变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新教学思想,自己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才能切实开展善良教育。
   一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教育固然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充满人文关怀。教师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消除师生对立,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一颗充满爱意的心熏陶学生,感化学生,师生共同把一堂堂冰冷的知识传授课改造成一节节充满温情爱意的情感熏陶课。这样,在充满善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成为善的发出者,班级变成爱的天堂。
   其次,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人文资源,用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善良教育。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家庭写亲情,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写母亲写妻子,肝肠寸断,一往情深。《边城》中老船夫忠厚朴实,翠翠天真纯净,天保、傩送执着追求爱情……这一幅幅有关“善”的美妙画卷,一个个体现“善”的美妙形象是使学生美化心灵、提升“善”的品质的绝好资源。教师领着学生在这样弥漫着温情、渗透着美好人性的文章中遨游,学生的善良之心被大大激发便是水到渠成了。
   除了正面的熏陶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揭露课文中邪恶迫害善良的种种罪行,唤醒学生对“恶”的憎恶、批判意识,对弱者的尊重、同情之心,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善良观。教师应教育学生:善良不等于懦弱,不是要当“老好人”,敢爱敢恨,能爱能恨,才是真正善良的人。例如,受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迫害的杜十娘、祥林嫂、阿Q、华老栓……他们渴望并努力改变命运,却最终逃不出腐朽的社会制度的魔爪,他们是那个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是值得同情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批判那些“善”的迫害者,以同情之心看待受害者,培养学生“除恶行善”、“嫉恶怜善”之心。这样,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接受善、感悟善,善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得到巩固、升华。
   再次,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发现、歌颂生活中的善,揭露、批判生活中的恶,为学生将内心感悟到的善外化提供一个平台。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然而,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平凡人、平凡事,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而非一个英雄。因此,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善良并非英雄的专利,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之处。学生在作文中关心平凡善良的普通人,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而并非一味地礼赞英雄。这样,让善良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断从心中涌出真善美,进一步用行动表达出来,成为爱的使者。
   这样,从感受、领悟,到表达、实践,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心中善的萌芽在悄无声息的爱之细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形成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既能赞美、追求善又敢于批判、抵制恶的善良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
  
  (作者单位:邯郸市二十五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