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班主任工作记录 论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
 

班主任工作记录 论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

发布时间:2019-01-30 04:21:00 影响了:

  长期以来,班主任科研领域一直忽视一个领域的研究。这个领域一般不会见诸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课题,不会出现在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材上,也不容易在专业杂志上找到相关的研究文章,网上更搜寻不到相关的信息。但是,在实践领域,广大班主任却无不在这一领域跌打滚爬,他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这一领域的知识或指导,以便更好地胜任工作。但是,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理论研究的薄弱,再加上一些人经验的不足,所以在实践中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使事态扩大导致恶性后果。尤其是刚刚涉足教育工作的年轻班主任,更容易在这一领域搞得鼻青脸肿。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呢?――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是班主任胜任工作的实际需要。
  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在事实上是存在的,而在研究领域却成为“禁区”,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更多地在于人们对“斗争”的认识模糊甚至是偏见。第一,谈到“斗争”,会让人想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惨烈时代,与以倡导和谐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不相吻合;第二,新课程强调理解与包容,研究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第三,认为“斗争”就不是善意的,目的与动机就是不健康的,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不能教育人;第四,普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与学生及其家长搞“斗争”,既违法又不道德,当然也就不能研究。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会。仔细想想,谁的班主任工作中没有“斗争”呢?既然有“斗争”,为什么不可以研究呢。所以,我们需要以正面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对待“斗争”,重新审视“斗争”这一敏感的词汇。
  什么是斗争?本文所指的“斗争”是班级管理中一切“对立关系”的抽象描述,是矛盾斗争性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集中体现与运用。应对“斗争”是班主任在双方或多方关系的对局中利用对方的特征与状态,变换自己的措施,达到取胜目标的策略,它与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博弈”有精神上的同义。
  “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斗争不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班主任也并非为斗争而存在,但是,应对“斗争”,始终是广大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的客观现实。有学生存在就有“斗争”,有家长存在也会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教育。回望现实,班主任工作在很多时候,就是一场“斗争”。而在众多的表现形式中,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最为多见。
  “斗争”是一种职业智慧。强调“斗争”,并不排斥爱心、责任与包容,并不违反法律与道德,更不违背教育规律,相反,“斗争”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智慧,是教育艺术与教育规律的统一,是班主任职业智慧与技能的结合,它处处衡量并体现着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斗争”也是一种必然选择。班主任并非一定是“斗争”的发起者,常常是不得已成为斗争的应对者。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别无选择,唯有应对。这种斗争是实现班级“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这种斗争,就不可能有我们想要的和谐、统一与有序。有斗争则班级治,没有斗争则班级乱!在我看来,和谐统一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斗争”是绝对的,永恒的。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志,必须理性地承认这一点,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要做到工作有
  “计划”,斗争有“计谋”,清醒地认识到“斗争”的矛头将要指向谁,依靠谁。要善于判断学生和家长在思想、目标、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到底处于哪个层次,从而不失时机地为“斗争”创造有利条件。师生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畏惧,是有效斗争的基本前提。有的班主任崇尚师生一团和气,我以为这既盲目也没有原则,虽然会有短期的、部分的学生赞赏,但是,最终有可能会导致班主任人气指数大幅下降,班级纪律失控,果真如此的话,班级和谐自然就荡然无存。
  我国战国时期韩非子的“铁三角”理论,强调管理要有“法、术、势”,其中就有“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的意思。当班主任还没有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的时候,切不可盲动,使自己陷于被动。一些年轻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违规的过程中,总是显得过于急功近利,沉不住气,结果没有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倒是被学生“教育”了一通。在这方面,班主任应该学习“狮子”。狮子在打猎的时候,如果发现“有利条件”没有具备,是不会随意出击的,常常选择“以静制动”,或者是“敌动我不动”的办法。班主任要做到不愠不火,沉着应对,蓄势待发,伺机而动,要学会对学生的过错承担必要的“容忍”义务。能够为“斗争”创设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心理素质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为“斗争”守住基本底线
  在师生对局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公然对抗,有的学生表现出“非暴力不合作”。无论面临何种学生的何种对抗,班主任皆要恪守“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守住四条基本底线:不辱骂学生;不搞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违背教育规律而滥用手中权力;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学生教育。这些底线一旦突破,班主任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丧失。
  在家校互动中,共同的目的使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具有务实合作的主观基础。通常,班主任都会善待家长,与家长真诚沟通,坦诚相待,视家长为“朋友”,家长也会视班主任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甚至把班主任看作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以礼相待。客观上看,家校关系的建立与互动,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工作实现的,这也是班主任出色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班主任在家校互动中也必须坚守一定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适当地“划清界限”,这有利于班主任在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被左右。尤其是在极少数教育素质明显薄弱的家长面前,班主任要学会一项基本技能――调控家长。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挽救孩子,班主任就得拿家长当一回“工具”,从而有效地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是班主任真正拥有“大爱”的表现,是班主任做人与做事的应有良知。
  班主任为“斗争”守住基本底线,不只是保护自我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是“斗争”赢得主动的关键,需要班主任具有工作的理性,具有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行的能力。
  三、为“斗争”选取恰当形式
  从解决矛盾的角度看,“斗争”通常有三种结果:(1)矛盾一方消灭另一方,着力于在班级清除“差生”。此为下策,是班主任没有爱心、良知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样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错误故作疏忽,欲擒故纵,让学生的错误不断积累,直至厌学,厌弃教师,从而自动离校。(2)矛盾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班主任在心里默认“差生”存在,却在管理中对他们“视而不见”。这种结果,师生之间在力量上势均力敌,在地位上平分秋色,在状态上长期处于“井水不犯河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此为中策,这样的班主任通常比较理性,善于回避与学生的一切正面冲突,避免矛盾的激化。但是,这也表明了班主任作为教育者的无助,或者是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欠缺。(3)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班主任因势利导,让“差生”转变为“优生”。此为上策,需要班主任有丰富的阅历与经验,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心,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为转化“差生”,追求最佳结果,班主任应该为“斗争”选择恰当形式:“要文斗,不要武斗”。“文斗”是指细致耐心的批评教育,严明可行的纪律制度,倾听基础上的恰当辩论,贴近学生的道德评价等等,“武斗”是指体罚、变相体罚、肢体暴力冲突以及一切可能使师生关系突然趋于紧张的行为。相比较而言,“武斗”往往带有违法性质,违背教育规律,只能在肉体与精神上摧残学生,不利于“差生”转化,而“文斗”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职业智慧,把握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利于从世界观层面真正转化学生。
  四、为“斗争”营造良好氛围
  氛围,包括教室氛围、师生关系氛围和舆论氛围等等,说到底是一种教育生态,属于微观教育环境,它与“斗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氛围受班主任“斗争”方式的影响。就如“抓迟到”,这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件最经常不过的“斗争”了。“斗争”方式恰当,可以使班级具有团结和谐、积极上进、勇争一流、朝气蓬勃的氛围;方式不当则会导致班级涣散,集体德育功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挥,给班主任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诱发了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与肢体冲突,带来师生关系紧张等不良氛围。另一方面,氛围又反过来影响着“斗争”的实效性。好的氛围就是正气多,邪气少;就是学生既有压力,又有活力;就是任课教师授课时心情舒畅,对学生表现有口皆碑。
  好的氛围需要班主任精心营造。(1)“斗争”前加强正面宣传,广泛利用晨会、班会、板报等形式,意在讲清道理,尽可能地让学生统一思想,明确具体要求。(2)“斗争”中注意及时传递信息,公开程序,以扩大班级德育生态的覆盖面,一定程度上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也有利于调动学生民主参与,促成学生加深对班主任“决策”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觉落实“决策”的积极性。(3)“斗争”后要有点评,总结“斗争”得失,描述真实情况,既反馈结果,安抚人心,又要面向未来提出明确要求,促进班级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为“斗争”营造良好氛围的过程,实质是重视精神引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需要班主任有牢固的生本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的德育意识。
  综上,我们需要以正面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对待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在工作中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支撑,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教育、心理学规律为依据,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兴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2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