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关于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关于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7:17 影响了:

  摘要:广大农村中学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的形成。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关键词:改革;教学;转变;合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冲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和学生家长们的共识。而在初中学生学习的多门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素质。因此,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国许多中学素质教育仍被禁锢在升学考试压力下,特别是农村中学,片面追求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作为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就面临诸多的难题:
  第一,家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注不够或者方法不当直接影响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农村,学生普遍家庭条件差,家长文化程度低,整日忙于生计,无法顾及子女的品德教育或者教育方法随性简单,很多家长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放任自流与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为农村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流。特别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更是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影响了农村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成效。
  第二,学校本身对思想品德学科的轻视以及教师传统观念陈旧,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开展及结果。农村教育很多是为升学而进行的“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更是被作为一门应付升学考试的科目去完成,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教师,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客观上降低了思品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也就可想而知,部分教师观念陈旧,难以真正适应新课程的发展。
  第三,农村学生所受教育相对落后、视野狭窄,成为影响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因素。新教材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全开卷考试。这一改革对于从小学一直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综合能力不强、实践体验少、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来说很难适应开放性的先进教材,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如下几方面措施着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引导家长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对其子女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家访、开家长会等途径,通过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家庭致富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习惯的培养的必要性。通过法律、文化知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应对具体问题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思想素质,使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例如,在购物时受骗造成的损害,农村人常说的找谁去讲理,怎样去讲理,这就需要掌握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相关知识。而在八年级思品下册(人教版)第八课就告诉我们“因经营者不依法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这些途径是……”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家长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育的重要,能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必须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转变领导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学生来说科学知识越丰富、越深奥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社会矛盾越尖锐,价值取向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要迅速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打破常规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应尽量做到:多用中少用洋;多用今少用古;多用熟悉少用生疏;多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知识确实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须及时充实农村初中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学生信息资源问题。在基层学校,特别农村初中学校也具备了多媒体设备,但课件制作过程的繁琐使许多教师放弃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因此,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各种“充电”增大教师的知识面、促进思想的转变,来改变目前农村思想品德课落后状态。例如可以利用校内现有的资源,如投影仪、图书室、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随机分组讨论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等形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争取和利用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从而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用课堂知识来指导社会实践,从而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
  总之,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尤其是教育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督促教师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品德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必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云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游小培.《教师职业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