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之我见_警体课之我见3000字论文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之我见_警体课之我见3000字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7:58 影响了:

  摘要:音乐欣赏课具有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欣赏,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激发情感、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主动参与、实践感受,从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愉悦和美感。
  关键词:音乐欣赏;创设;主动参与;领悟;感受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育中具有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它是学生打开音乐殿堂大门的一把神奇钥匙,只有懂得如何欣赏才能有兴趣去热爱音乐。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知该如何去欣赏一段乐曲,不会认真聆听;聆听时思想懈怠,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从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出发,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笔者认为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让学生乐意欣赏,并且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必须先激发起兴趣,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境性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美术也是情感的艺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连串完整有趣的动画、优美的影视画面都能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都能创设极佳的教学情境,由于情感因素蕴含其中,不妨我们称之为情感媒体。通过情感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能从情感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例如:欣赏《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图,画面上是一片翠绿的草地,远处羊群如珍珠般散落,牧羊人骑着马,甩着鞭子在放牧。近处有几个蒙古包,两个蒙古族少年正在尽情地舞蹈。同时播放乐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营造出草原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草原。使学生从情绪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达到了聆听这首曲子的预期效果。
  
  二、激发情感、感受音乐美
  
  要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投入到音乐中去,随着旋律的流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才能把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一首歌曲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不是自然就能明白的,它必须依赖于我们对它的领悟、体验。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乐曲,也体现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因此,在欣赏歌曲之前,必须先研究它的歌词、乐曲及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深入领悟其思想内容和感情特点。只有在思想上有深刻体会,欣赏时才能受到感情的熏陶。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了解冼星海的生平后,教师应再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在黄河岸边考察,在河岸上看到河中艄公与波浪搏斗的情景,从中领悟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搏斗的伟大精神,于是激发了创作灵感。之后冼星海用了六天时间便完成这部显示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乐曲。乐曲吸取了地方民歌特点,运用劳动号子、独唱、对唱、合唱等表现形式再现了劳动人民苦难沉重的历史,迸发出民族奋斗精神火花,激励着后人为着民族的解放而奋斗、抗争。当教师让学生欣赏这样的曲子时,应把时代背景的内容以富有感情的语言、体态向学生讲述,使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受到感染。
  学生在感知音乐作品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应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
  
  三、主动参与、实践感受
  
  儿童的另一重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所以,欣赏曲目时,不能一味地“静”,而忽视了“动”,应该恰当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静听和以动辅静两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乐曲之中。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可将音乐分段剪辑录制,再给学生戴上龟、兔、猴子、小鸟等头饰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韵律判断该由哪一角色出场,并随着音乐发展即兴表演。在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到音乐的美后,便会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当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如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在柔和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体验音乐:“这是一首描写童年情境的乐曲,乐曲把我们带入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你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头脑中会有许多遐想。那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我好像长了一对翅膀,飞上了天堂,看到了许多星星在闪闪发光。”有的说:“我想到了妈妈,因为它特别像妈妈哄我睡觉的时候唱的歌”等。学生打开了想象的闸门,尽情地发挥,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都表达出来了。又如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我先不说曲名,学生先听一遍,欢乐的情绪已感染了他们后,我板书了题目,并对作品作了简单分析,然后要求学生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人们在干什么。音乐再次响起,早已跃跃欲试的学生立即随音乐欢快的“动起来”,他们有的在拍手;有的在跺脚;有的在点头;有的在模仿吹奏单簧管;有的在指挥,更有甚者离开座位舞了起来。学生高兴地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一个个像参加联欢会一样兴奋地参与到音乐之中,他们用自己欢快的动作,亲身感受到波尔卡舞曲快速流动的特点……看着学生眯着眼,随着音乐挥舞时那陶醉的神态,我知道他们不仅仅对乐曲有了理解,更多的是从参与中得到了愉悦和美感。
  音乐欣赏的能力是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一位音乐心理学家说得好:“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因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音乐也是美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引爆学生心灵的火花,在课堂上营造出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欣赏音乐,在欢乐中感受音乐,让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美化学生纯真的心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