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借助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手与动脑
 

借助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手与动脑

发布时间:2019-06-15 03:54:10 影响了:

  自然科学:具有知识面广,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动手实验多,趣味性强等特点,它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和契机。本人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动脑想、动手做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应重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我们不防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动脑想与动手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基础,有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敏捷;想像力才能丰富。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实验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实践的兴趣。
  1.用实验激疑,激发学生“思”的投入。
  如分子和原子一章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式子“40cm3+40cm3≠80cm3”,学生疑惑不解,接着就可以演示实验,把40毫升酒精倒入40毫升的纯水中,结果发现总体积少于80毫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思”的积极性。
  2.用实验导学,激发学生“做”的兴趣。
  如在讲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导入: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再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借助鲜明、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会强烈地激起学生的跃跃欲试,有效地激起学生动手做的兴趣。
  二. 利用科学实验多,学生喜欢好动等特点,对他们进行探索精神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都会感到很有兴致,本来这是很好的,但又往往容易误入“歧途”,他们只看表面现象、最后结论,而不会注意去找原因,发现本质,忽视教师的操作规范,若是这样盲目地看的多了,反而会失去学课本知识的耐心。对此,我们要做到“正确引导、强化自我、重视实践”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部分,也是创造型人材智力结构的核心部分,通过实验训练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通过演示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来比较装置,分析归类,可总结出[固、固加热型]反应装置或[固、液不加热型]反应装置的应用;通过气体收集装置的变通,让学生思考、议论此装置的“一瓶多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最后总结得出:此装置当长管进气、瓶内装适当试剂时可以洗气;当短管进气,瓶内装水并联接量筒时可以量气;当瓶内充满水或气体时,可以用排水或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等。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为学生积累知识和经验,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又具思索意义的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想象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入水,然后滴入煤油,溶液分层。设问,如果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会有何现象?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最后投入钠,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虽然看似简单,产物经检验也是氢气与氢氧化钠,但是,钠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现象与单纯在水中的反应现象全然不同,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与丰富的想象力。在实验后再由学生分析现象不同的原因,思考金属钠为什么没有熔化成一个小球?钠为什么长时间沉浮在煤油层?为什么反应剧烈程度不如与单纯水的反应?在各种不同的实验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三.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方法的创新
  “照方抓药式”的实验能够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但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若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操作或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则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在学生操作时进行指导,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凸透镜成像中,指导学生用凸透镜,纸筒自制“照相机”,要多开展实验、实习、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口、动脑、动手,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实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全面的,尤其是对学生动脑想与动手做能力的培养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更有责任在实验教学中尽力开发学生创造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努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