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抓住动态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抓住动态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9-01-20 04:02:10 影响了:

  “动态生成”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课堂教学已成为师生、生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如何让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有机地融为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师生、生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然而,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顺畅”,往往使曲折、复杂并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简单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了预设教案的演绎,对那些课堂生成资源视而不见,使教学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也有些教师对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束手无策,出现种种尴尬。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及时捕捉和利用生成资源,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达到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已成为广大教师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探索处理“动态生成”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郾以充分预设促进动态生成。预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的预设要做到“心中有人”,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足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充分的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生成缘于充分的预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又不是封闭的、主观的线性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在某些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调整。由于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能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动态生成。
  2?郾有效利用动态生成。面对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死守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及时捕捉始料未及的生成性资源,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1)捕捉“意外”资源,演绎课堂精彩。在对教学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互动过程中有价值的细节,实现有效生成,展现课堂之美。如,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原本想遵循课前预设,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9,再一步步归纳得出9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9的乘法口诀我会背。”一些学生也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背。面对这一课堂生成,我立刻做出了决定:调整精心预设的教案,从课堂学情出发给予引导。我说:“你们真聪明,9的乘法口诀老师未教就会背了,还有同学不会背吗?”于是,20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9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互教互学,有的用身边的小棒互教互学,有的干脆边背口诀边说明怎样理解记忆口诀……
  从这一教学案例不难看出,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课堂中会出现种种“意外”,教师应该对有价值的“意外”进行恰当处理,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在这节课中,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但学生由“学数学”转变为“教数学”,就充分体现了学生极高的学习热情。我想,假如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我不置可否,仍然按预案进行教学,课堂上又怎会如此精彩呢?
  (2)利用“错误”资源促进学生发展。我在教“对称”一课时,在课尾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白纸上创作美丽的对称图形。巡视时我发现一个孩子在白纸上随便画了一个图形剪下来,根本不是轴对称图形。此刻我脑子里又闪现出另一个教学环节,请几个孩子(其中包括画错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一名学生回答说,其中有一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指的是哪一个图形?(学生指出)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这个图形对折之后,不能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把它拿下来对折一下,看看是什么状况。
  (教师对折演示。)
  师:虽然这个小朋友做错了,但我们还是要感谢他,谢谢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怎样来辨别轴对称图形。
  这一教学活动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教会了学生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3)利用教师“失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上老师正在用圆规示范画圆,当快画好时,突然圆规脚上的粉笔脱落了,这时教师很尴尬,正想擦掉重画,忽然灵机一动改变语气故作难色“求”学生:“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把这个圆补充完整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由于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没变,只要找准圆心就行了。
  师:怎么找圆心?
  生1:用圆规在不完整的圆内试找。
  生2:拿直尺去找直径,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
  生3:可以将圆规的一只脚尖放在圆上,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不变(原来的半径)画一个圆,在圆上换个位置按同样的方法再画一个圆,这两个圆的交点就是圆心。
  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别演示,顺利完成了教学。
  教师示范产生失误固然不是好事,但“祸兮,福之所倚”,这位教师随机应变,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这一巧妙的教学调整,不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巩固了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