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借鉴] 教师教书育人
 

[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借鉴] 教师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7:42 影响了:

  《于丹舱语)心得》一书是根据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稿整理而成。书中于丹侃侃而谈,读者在获得为人处世、修炼心灵之道的同时,也会获得身心的愉悦。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看《于丹(论语)心得》,也许收获更多的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艺术。
  
  1 教师要有“高心态”和“低姿态”。
  
  所谓“高心态”,是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首先要清楚自己责任的重要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于丹强调: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获取心灵快乐。于丹不仅传播经典,还将经典解读为一种暖人心胃的“心灵鸡汤”,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借鉴之处。教师只有以一种自信从容的“高心态”走上讲台,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赢得学生的信任。所谓“低姿态”,意思是教师不能因为站在讲台上的台阶较高而觉得高人一等,相反,应该放低姿态,以服务者的身份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养分。于丹在书中说:在很多时候,“无言”的力量比教师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更大;“此时无声胜有声”,只要教育出自真心,放低姿态也许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赞同。于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孔子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在和学生相处时都能以朴素、温暖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弟子,而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强行输出知识,这样一种谦和的低姿态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接受度增强,重要的是用这种态度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和虚心的品质。
  
  2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力,除了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还要会用逻辑严密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于丹演讲时字正腔圆,语言前后连贯呼应、不�嗦不拖沓,整文出口时一气呵成,而且少有废话。这一点可以说她是忠实地沿袭着孔子的传统:语言凝炼,惜字如金。只要开口就要尽量保证出口的话没有繁琐和错误,这是教师需要努力提高的技能。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力,还必须知识渊博,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在《于丹(论语)心得》中,于丹引用了20多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来诠释《论语》中有些深奥的道理,这些本来需要复杂阐述的道理常常通过一个小故事就使人豁然开朗。她把一部足以让人读一辈子的高深典籍提炼出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道理。这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传播的艺术,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学习培养的重要能力。
  
  3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底蕴非常重要。
  
  教师不能只靠所谓的“教育技巧”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指标,作为传播知识、塑造心灵、服务学生的教育者,还要用人格魅力和知识底蕴影响学生做人。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事物是什么,还应教会他们辨别是哪种、为什么、用怎样的方法去做……孔子也提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于丹用最朴素的表达告诉我们:圣人一直在提醒,学习不在于得到了多少知识,背住了多少首诗,而在于使自己内心充实安宁。教育不应该是死记硬背,而是“有教无类”地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施加影响。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杯水”,只有这桶水是清澈干净的,才能保证喝水人的健康与成长。同样道理,教师应用自身浑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增添生活砝码,让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