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林崇德:用海的胸怀蕴积海的深邃_林崇德
 

林崇德:用海的胸怀蕴积海的深邃_林崇德

发布时间:2019-01-30 03:56:30 影响了:

  人物简介:林崇德,1941年2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发展与研究》杂志主编、《心理学报》副主编,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第八、九届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太平洋地区健康心理学会第一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组召集人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等等。著有《思维发展心理学》、《学习与发展》、《教育与发展》、《教育的智慧》、《发展心理学》等16部专著,主编了《应用心理学书系》、《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心理大辞典》等4000多万字的工具书或丛书。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已培养博士61位,硕士近百位。获省部级以上政府奖励24项。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Spock)相媲美,我国的一些媒体则赞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日前,其与弟子李庆安博士发表于国际权威理论心理学杂志Theory & Psychology的论文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跻身该杂志自创刊17年来所有600余篇论文“被阅读次数最多的50篇文章”(The 50 Most-Frequently Read Articles)最新排行榜,位居第6位。在该排行榜中,这是唯一由中国心理学家撰写的论文。
  相信很多中小学教师对林崇德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由他倾情撰写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一本专门写给中小学教师,为其阐释教育真谛的智慧宝典),从1999年出版至今,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尤其在中小学教师间,影响更为深刻。许多一线教师在认真研读该书之后,对什么是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就是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对德育的理解,更加深入――“德育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对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有了更为明确的判定――“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要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要依靠非智力因素”等。林崇德教授用他那卓尔不群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启发着一批又一批在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育者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而他本人就像一面旗帜,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人想要追赶他、靠近他、了解他。
  
  “未来的理想,像滚滚的扬子江那样源远流长。”
  
  我和许多记者一样,对于林教授是如何走上教育之路的问题颇感兴趣,但始终没有机会去了解,直到我翻看《教育的智慧》时,开篇林教授用自述的方式记述着我长久以来一直想要了解的那个问题。他是这样说的:“记得上初一时,我在语文课里学了一篇传记,题目叫做“詹天佑”。我深深地被这位爱国主义铁道专家的事迹所感动,立志要当一名桥梁隧道工程师,像詹天佑那样,为祖国的铁路事业作出贡献。这一志向,整整激励我为考上铁道学院桥梁隧道系而努力学习了近六年。最后,这个志向并未实现,却被自己在上海市上海中学上高三时发生的一件事所改变。那是1960年3月的一天上午,班主任孙钟道老师上物理课。我们班有位同学没能回答好孙老师的提问,这使年过半百的上海市劳动模范孙老师感慨不已。他说:‘同学们,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离校了,我希望你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若干年后,当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取得成就,这便是我人生的最大欣慰与幸福;如果你们中谁做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那是我最大的不安、惭愧、甚至于……’说到这里,孙老师已激动得说不下去了,他拿起板擦转身去擦黑板,可是黑板上还没有写过一个字。他又回过头来,眼里含着泪花,艰难地说:‘甚至于耻辱!’那一刻,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幕幕老师的教导、关怀和爱;那一刻使我联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了桥梁隧道工程师与人类灵魂工程师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那一刻,在我刚过完19岁生日的心灵上永远留下永不消逝的印迹,这就使我改变了自己的志向:‘我要当一位像孙老师那样的老师,要当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看着这段文字,我们不禁感动于教师对学生具有着重塑灵魂的魅力,更被其在引领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凸显的感染与示范力量所折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优秀的教师的影响下,每个人的成长都应该是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此后,林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在那时高考可申报的23个志愿中,林教授全部填了师范类院校。在专业的选择上,他还有一番较为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如果想要做老师,他肯定要塑造学生的灵魂,而塑造灵魂最好的科学就是心理学。” 因此,他当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心理学,直至今日,仍无怨无悔。
  
  “生活的道路,如汹涌澎湃的东海一般无比宽广。”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第一届学生的林教授,自称在大学里表现不好,就连大学毕业鉴定里面也还留有他三条致命的弱点,第一条阶级斗争观念薄弱;第二条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就是和他的老师们划不清界限;第三条企图成名成家。现在大家也许觉得这简直就是笑话,但在那个价值观迷失的年代,这三条缺点却严重到足以让人连老婆都娶不上。回忆那段充满阴霾的大学生活是痛苦的。林教授说自己的日记被人公布于众;因感慨国外有心理学派,国内没有,却被定性为企图建立中国的心理学派而横加迫害。林教授说自己现在确实努力在建中国的心理学派,可是那时是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一想法的。尽管他在同学之间口碑甚好,尽管他的成绩优秀,可最终的毕业分配还是因此受到影响。没有资格像其他同学那样光荣地奔赴最艰苦的地方,也没能到自己真正想去的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林教授却意外地被分配到了北京的中小学,并且一干就是13年。这段经历在现在看来,还是为林教授日后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奠定了来自实践方面的基础。
  直到1976年“**”结束以后,北京师范大学要恢复曾被打成伪科学的心理学专业,学校邀请10多年没回母校的林教授一起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一问题,那时,林教授的心里非常矛盾,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他被当年的同班同学请到家里,配着从食堂打来的肉丸子,吃了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多年来积在胸口的怨愤似乎并没有因此消退,他平淡地说:“调我干吗?”“我们寻找当年的好学生。”那位同学的话一出口,已过而立之年的林教授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感到时代变了,当年最坏的学生变成了最好的学生,他说:“我愿意回去。”
  回母校任教的路,林教授走得并不顺畅,不为别的,林教授所在的学校怎么肯轻易放走这位已经干得很出色的年轻干部呢。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并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教育部专门为其发了一个留校的通知。1980年9月初,林教授第一次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他在给学生们讲第一节课的时候,课中介绍自己的实验,其中还出现了一个统计学的名词“相关”,有的学生很不服气,有一个坐在第一排,后来成了林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当时就向林教授发难,“嘿嘿嘿,谁和谁相关啊?”那可是林教授在大学里的第一节课啊,他的恩师朱智贤教授还有很多老师都坐在后面听课,想要看看他究竟会不会讲大学的课。那位同学的话一出口,教室内一片喧哗。林教授回忆说,自己当时想如果不能让他信服,以后就没有办法再讲大学的课了,于是,他就平静地说:“诸位,‘相关’意味着什么呢?相关意味着两个数的一致性,而不是谁和谁的关系,‘谁’表示什么,表示人,我说刚才这位同学错误就在于把人和物混为一谈……”当时室内又一片哗然。从此以后,再没有人在课堂上给林教授出过难题。
  开课一年以后,学校因为缺老师,除了心理系的专业课外,数学系、地理系开公共课也由林教授来上,有意思的是,以前公共课的人总是越上越少,可林教授开的公共课第一节课上课多少人,最后几乎还是多少人,直到现在还有一批学生,如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党委书记郑君礼、北京师范大学一附中的校长刘沪等,经常说:“林老师是我们当年的老师,遇到有关心理学的问题,我们还是经常去找他。”
  
  “憧憬未来,我有无限的遐想。”
  
  长期以来,林教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能够超越自己、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关于这一点,林教授也为我们讲述了它的由来。1985年9月,林教授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了著名教育家苏步青先生的事迹,苏老有一句话让他非常感动,苏老说:“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徒高捧师名,我今天拥有这么大的名气,是因为我培养了郭超豪、谢希德这样有名的数学家。”林教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教师的师德是培养出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形势。在2000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迎新会上,林教授作为导师代表说了这句话。到今年,他已经培养了61个博士研究生,近百名硕士研究生,他的学生中已经有39位被提为正教授。林教授的学生都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们均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教育部提的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林教授的学生中有7位。现在林教授的学生不仅有在国内有声望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任教,还有在国外知名大学如日本早稻田大学任教的。第二,他们中做行政工作的也非常出色,其中走上校级领导岗位的有10人,全国各地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的学术带头人有一半是他的学生。第三,他们都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个别人还成为了财产上亿的企业家。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导,在教育这项崇高的事业中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林教授,在教学中也有自己的目标。他认为,大学应该授予学生扎实的、高质量的专业功底,因为专业扎实能够使他很好地完成以后的工作。同时,不管从思想道德方面还是从心理健康方面,都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点非常重要。学生只要能把握好以上两方面,就一定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而如果研究生在研究能力上有缺失的话,那只能说他的认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尚有一定的缺陷。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又有区别,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创造性,博士生的显著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最后要出创新的成果。第二,要具有在自己所在的领域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因此,林教授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非常注重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他希望把他所有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培养成具有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为此,林教授严把入口关,他的博士生招生的五不招原则远近闻名,并在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博士论文表彰会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即考前没有任何成果的暂不招,没有创造性的不招,没有拼搏精神的不招,没有成就动机的不招,德才中一方面有缺陷的不招。
  林教授还强调研究生入学以后必须抓住三个环节。第一,知识结构,他说不管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还要重视本专业的新的知识。第二,科研能力。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林教授一贯的做法,他的学生往往从一年级就开始投入科研课题。第三,学位论文。林教授非常重视高质量的论文,在北京师范大学的12篇优秀博士论文中有2篇是他的学生写的。他通常会让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把文献搞好,一年级下学期便提交开题报告。他说:“越早开题越有好处,因为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另外,林教授还提出,搞教育创新,教师就应该成为教育创新的骨干,一个严谨治学的教师应该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教师也不单纯是教书匠,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应把教育教学当作科学研究的课题来进行。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一向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林教授,在做人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年他都要围绕着做人的问题给研究生讲一个专题。凭借他对学生慈父般地关爱和感召,在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他的16位出国深造的学生中,有15位按时回国,且全部留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继续延伸和折射着林教授的理想与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