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温情滋润,个性评点_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温情滋润,个性评点_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3:07 影响了:

  在平时的作文评点中,如:“详略要安排得当”、“要注意构思的巧妙”、“你真棒!”、“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中心突出”等这些评点似乎成了习惯性用语,可以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通用”。但学生的个性不同,这就决定学生的作文各具特色,就要求老师的批阅要把握学生鲜明的个性,假如创作总是循规蹈矩,也就不会有《西游记》、《水浒传》等传世佳作的出现。那么到底如何批阅学生的作文、给作文下评语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都有着渴望被理解、被注意以及被爱护的心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写期末评语,需要突出人情味、文学性、个性化。那么作文评点更应该有文采、有灵性、有情感。这样,教师在作文评点中充分运用爱的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让评点像轻轻吹拂的春风去抚慰学生的心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去吹开千姿百态的花朵。
  一、肯定优点。完善个性。在作文评点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盼望下次更进步。特别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其消除自卑感,提高其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如发现文中有的词用得很准确,可以这样来评点:“这几个词用得真好,让人感受到景色的优美,继续努力,相信下次能从你的作文中找到更多的好词。”再如有的学生作文语病很多,仅有几个语句比较通顺,可以把这几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评点:“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下次作文还可以多写几句吗?”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使学生备受鼓舞,逐步解决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中不断提高。
  二、真诚评点。展现个性。我们很多教师常常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居高临下去评阅学生的作文,但别忘了,我们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本身都是不成熟的个体,作文肯定显得稚嫩,所以对他们作文的要求不能过高。其实,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魄写作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去鉴赏,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可以说很多作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在评阅他们的作文时,与他们同喜同悲,与他们共鸣,学生会把你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你怎么这样》,内容大体上是:小作者无意绊倒了一位女同学,伸手去拉她,却被骂,小作者感到很委屈。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急忙伸手扶她,连声说:
  ‘对不起,对不起!’而她却瞪着眼睛,凶巴巴地说:‘贱不过!’这三个字如同三枚钢针刺人我的心脏。顿时,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我冲着她的背影大声喊:
  ‘你怎么这样?”’在这段话的旁边,我是这样来评点的:“看完这段生动描写,我仿佛身临其境,我能感受到你被人误解了,心中很委屈。别难过,我来帮助你,我会利用班队会教育学生都能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在评点作文时,我们只有真诚地投入自己的情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愿意把他想说的话写出来向你倾诉,这样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三、平等探讨,呵护个性。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着对传统的否定。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教师轻易根据自己的标准下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应与学生进行探讨,多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有的同学文章构思很好,只是描写很粗糙,可以这样评点:“文章布局十分精心,如果你能注意在生活中观察,这样你将会有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不够认真,可以这样评点:“这样优美的作文,只有整齐的文字书写方可与之相配,想不想试一试?”这样温和的语气、探讨性的评点、细致入微的指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甜蜜地吮吸营养。没有了指责,学生的表达也就没有了顾忌,个性化作文必定如“雨后春笋”。
  总之,要真正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作文评点不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充满爱心,娓娓道来。真挚的话语、友好的评点,给学生捎去温情,带去欣慰和欢乐。而那些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诚挚的希望、充满感情的话语将永远伴随着学生。因此,我们在批改、评点作文时,应满怀热情,应有利于学生主动作文、自由思维,写出个性化的属于自己的作文。
  
  (作者单位 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