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_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_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8:56 影响了:

  关键词:创新;活用教材;突破常规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60-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进行创新式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必须从教材的使用、教法学法的改进、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一、活用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创新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初步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写的每一册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物体(水、空气、金属、土壤、岩石、宇宙、动植物等),学习生理卫生、力学、声学、光学、能源等知识。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每课时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缺乏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而科学知识在各册中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活用教材相当重要。
  1.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找出各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式的迁移教学。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磁铁和磁性知识;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回顾以前学过的物体浮和沉的知识。这样使前后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更容易使学生掌握。
  2.在同一册知识中,找出各课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教学。在科学课中,特别是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中,知识联系相当紧密,教学时找准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概念。
  3.同一节课的不同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抓住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有机组合,根据需要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所侧重,教学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如在教学《卵石的形成》一课时,教材中先通过一个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再让学生与自然界中的卵石形成现象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科学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再讨论其成因,最后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突破常规,科学选择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不妨采用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中,常规方法是按照书上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让学生得出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田野中去“找”蚯蚓,让学生说出在什么样的地方蚯蚓多?最后引导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不受课堂教学的小范围限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参观、采集等。这样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在学法上指导创新
  
  在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学生享受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喜悦。如我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中,让学生设问,自己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自然设计的实验(教师提出实验依据,给出实验器材、进行简单提示)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这种激励学生自主探求的学法指导改变了过去教师单向传授的多种弊端。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善于抓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并将系统知识分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个突破,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主要形式,而一些较为难见的科学现象,抽象的图示分析等更需要直观形象的声音、图像、立体动画等来表现。如花卉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教师可将录像资料快放,让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火山、地震等现象也可通过录像资料进行介绍;磁铁的磁场、磁力线等可通过电脑设计出动画示意图来反映。
  总之,科学课堂的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在教法上、学法指导上进行创新很有必要。也只有创新的科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责任编辑:张桂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