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细数马云的教师情结【教师的研究情结】
 

细数马云的教师情结【教师的研究情结】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0:24 影响了:

  为了加强区域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其不断趋于科学、不断贴近教师学习的需要,首先需要了解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情况,了解他们开展研究的动机及态度。由此,在开办首届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方法实训班初期,我们从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涉及访谈对象对科研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切身感受,从而为科研培训工作提供现实的基础。
  根据培训班学员情况,遵循典型性原则,我们选取了其中的5位教师进行访谈。这5位教师分别来自小学、普通初中、重点高中和职业学校,教授不同的学科,处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和科研结缘的时间长短不同,参与培训的目的也各异。可以说,这些“典型”的访谈对象为我们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材料。
  为了最大限度贴近教师开展研究的真实状态,我们选择了深度访谈。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框架,但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我们平时的工作方式对我们解决“进入”问题提供了至为重要的基础。由于个别化的辅导是我们平日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一直力图创设“民主”的培训氛围,我们和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这使得我们的访谈对象易于向我们敞开心扉。
  “必要”的背后――参与科研的动机分析
  面对教师有没有必要参加科研的问题,所有访谈对象都几乎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必要”两个字,那么在这两个字背后的理由是否也相同呢?让我们来看看每位老师陈述“必要”的推理过程。
  ――基于职称的需要(王乐敏老师)
  我报这个班是因为我当时要考一级教师,学校对科研有要求。我自身对科研不是很了解。(现在我觉得科研)对于基层工作很实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基层教学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职称生涯初期即参加培训,王乐敏老师的回答是诸位老师中相当简练而又相当典型的。本来只是“旁观”,为了解决职称才参加培训,至于真正“参与”是怎么回事毫无概念。但是当她参与到培训之中之后,她对科研却非常斩钉截铁地说了“必要”两字。当我们追问并要求她举例的时候,她举的例子正是她在本培训中择定的关于个别化教学研究的课题。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正是我们要求教师将科研和教学相联系,才使得像王乐敏老师这样首次接触教育科研的职业初教师产生了对科研的信任。
  ――基于写作的需要(邱敏老师)
  一方面,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开始有了一点想法,自己也有一个目标,总要写点东西了,有个总结。现在无论是“二期课改”的大环境、还是学校或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都有这样的要求。如职称,还有教学当中的很多问题。毕竟想要有个反思,学校也有写论文的要求。
  教龄十六年的邱敏老师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教师时期,从“上好课就行”的那个时期进入了现在这个很多东西都和“科研”挂钩的时期。不做科研不行,邱敏老师在这些压力面前选择了“顺应”。尽管这个选择的理由看上去不够“主动”,但对她这样教龄的老教师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值得钦佩的选择。当邱敏老师说“必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既有“无奈”,也同样有“热情”,那是一种仍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前景抱有希望的“热情”。
  ――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王华德老师)
  我是一个已经教书十几年的老师,其实在教学这方面,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发展的空间好像比较小了。……再往上就不可能是以这个速度增长了。这个时候呢,就是要找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当时想到的就是学点科研的方法,就是把科研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王华德老师是一个在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参与科研培训之前并未真正做过科研也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一位教师。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王华德老师找到了科研作为他“新的增长点”,因为他从自己的老校长那里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科研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王华德老师说出“必要”两个字的时候,他脑海里浮现的关键词是“个人发展”。
  ――基于分享交流的需要(阮瑾怡老师)
  如果要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一定要反思前面有什么问题,然后才会有提高。如果我仅仅是出于这个目的的话,也许不需要做研究。因为我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只要有意识地去改正也许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从普适性方面来说的话,我一个人得出来的结论就可以适用于别人身上,那么就可以对别人有一些帮助,有些人就可以少走弯路。
  阮瑾怡老师是一位相当有见解且有自信的老师,她很清楚单纯地促进课堂教学并非一定要采用最为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方式,但是当经验以科研成果形式呈现的时候,它就具有了可供分享交流的特性,能够更好地使他人分享自己的反思所得。同时,她也把科研当作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她相信通过这个挑战她能够获得更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当阮瑾怡老师说“必要”两个字的时候,她脑海中浮现的是“交流”和“成长”。
  ――基于理性反思的需要(邓卫红老师)
  从我自己个人经历来说,尽管21年教龄,但是真正开始会思考问题,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大概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也就是做科研室主任开始。……做了主任以后,慢慢从里面学到了东西,那时我们学校请了科研专家,和他们在一起,我就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一点一点地转变了。以前,教语文的肯定是感性思维为主的,什么东西都是很感性的,我自己的第一判断是什么就是什么了。从事科研以后,你不可能都是凭你的感性的,肯定很多东西都是理性的了。尝到理性思维的甜头以后,我觉得教育科研还是有它一定的魅力的。看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找出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后,能够比以前取得更多更好效果的时候那肯定是有一种成就感的。
  对于邓卫红老师这样有较为丰富科研经验的老师来说,科研已经改变了她的思维习惯,帮助她找到了能取得“更好效果”的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方法。科研本身的魅力已经在她面前展露无遗。因此,在说“必要”这两个字的时候,邓老师头脑中出现的正是科研本身。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看到,“必要”的背后隐藏的是形形色色的动机。信任也好,无奈也罢;出自个人发展的需要也好,被科研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也罢;当这些老师在我们科研培训的报名表上自愿写下自己姓名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跟随我们走上“科研”这条需要摸索的道路,这本身已经包含了相当大的勇气。因此我们的培训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参与的“动机”是否纯正,而是在肯定这种勇气的基础上尽力帮助每位教师认识“科研”,学会研究。
  从“旁观”到“参与”――对教育科研态度的变化
  回顾每位访谈对象在科研的旅途中的态度,有利有助于我们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影响教师对科研的态度。
  类别一:培训前有科研经历的老师
  没做科研室主任的时候,我觉得科研这个东西是很神秘的,高深莫测的,不是我们这样一般的普通教师所能够涉足的。具体做了以后呢,其实我发现教育科研你要把它分解的话,不管是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还是一般的找一些实践规律,都是要建立在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平台上面的。教学实践其实就是每一个老师都在从事的工作。其实我们以前把教育科研看得很神秘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我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很朴素的教育研究了。(邓卫红老师)
  邓老师对科研态度的变化发生在具体做了和自己教学相连的课题之后。经由学校聘请的教育专家指导之后,邓老师对科研的态度从“仰视”变为了“平视”。因此,“经历科研”、遇到能“促进与教学相关”的课题和有“专家指导”都是影响邓老师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我当时的课题叫“高三数学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策略研究”。当时我真的是一点研究方法都不知道。我就看别人,看别人说什么实验研究。我就想研究总归要做实验的吧,其实那个时候我还是很模糊。那么最后做呢,实际上就是把我提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然后我就和没有做实验的那个班去做一个对比。(阮瑾怡老师)
  阮老师选做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和自己的教学密切相连的,听说有种方法叫“行动研究”,就尝试摸索了第一个课题。阮老师从“旁观”到“参与”的过程中,同样有“经历科研”,遇到能“促进与教学相关”的课题和有“专家指导”这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综上所述,邓卫红老师和阮瑾怡老师从事科研的具体历程虽然很不同,但影响她们对科研态度变化的因素却很类似。
  类别二:培训前没有科研经历的老师
  其实给我充分的时间,这个课题我可以做得更有滋味。而且跟我的教学结合得挺紧密,是在解决我教学当中的问题。(王华德老师)
  培训对于基层工作很实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基层教学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比如说,我在这次的培训中想研究的就是针对我们学校实行的小班化教育。针对小班化教学,我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个别化教学方法,从学生受教育均等的角度看,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效。(王乐敏老师)
  通过访谈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本培训前期的接触后,这类之前没有科研经验的教师都对科研充满了信心。相比较前面一类教师从“旁观”走向“参与”的曲折历程,这类教师的态度转变来得更为直接而迅速。
  本次培训设计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以“促进教学实践”为基点,要求教师在科研培训中经历“科研历程”,进行“个别化专家指导”,这对受训教师态度的变化至关重要,促使学员对科研的态度从“旁观”到“参与”发生根本性变化。下一阶段,培训将在内容设置、方法选择、技术引进等多方面力求创新,我们计划在培训后期再进行一地深度访谈,以对本课程形成总体评价的同时不断完善、优化区域科研方法培训工作。
  
  (作者单位: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