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5:04 影响了:

  当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就有关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还较少。      一、研究过程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留守儿童跟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这部分与其他地区的留守儿童情况相似;另一类则是藏族纯牧区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游牧而留守在家乡的少年儿童。
  为了全面掌握目前夏河县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基本信息,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在全县14个乡镇中选取50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半结构式访谈、个案追踪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多维度的资料搜集。其中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14份,回收率为82.8%,有效问卷为412份,有效率为99.5%。
  研究内容包括对监护人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生活、学习、心理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他们成长环境变化后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对夏河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以此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现状
  1 学习成绩方面
  (1)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更好。
  在夏河县的寄宿制学校中,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他们能够体会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的艰辛与不易,以此作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希望通过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同时,与非寄宿制学校相比,留守儿童寄宿生在学校里教师可以统一管理,解决了留守儿童家庭作业缺乏辅导的问题,这无疑是他们学习成绩较优秀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反,在当地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那些走读的非留守儿童回到家,忙于家务且缺乏督促和辅导,经常会出现完不成作业的情况。
  (2)非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超过60%的学习成绩一般,接近20%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有70%的学生在成为留守儿童之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这一方面是监护人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学习,同时也存在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等因素。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要承担家务劳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2 人际交往方面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儿童能和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睦相处,85%以上的儿童有很多或有一些与自己要好的朋友,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一种“群体认同感”,相似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殊的亚文化。
  
  (二)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
  1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自立、更坚强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比非留守儿童明显要高。留守儿童面对父母不在的生活,比我们设想的要坦然得多,对于生活中的困难,诸如生病时缺乏照顾、生活要自己安排、学习缺乏指导、晚上睡觉没有父母陪伴的恐惧感等,他们基本上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有一名留守儿童告诉调查者说:“生活中,再委屈我都不哭,妈妈不在我要坚强点,免得别人笑话。”
  2 留守儿童的生活艰辛,缺乏应有的照顾
  在夏河县,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卫生习惯比较差,据学校教师反映大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一件衣服会连续穿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连续几天不洗手、不洗脸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部分留守儿童很难按时吃饭,随便吃块干馒头就是一顿饭;尤其在生病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大多留守儿童只能默默地忍受。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承担的家务劳动和部分农活比非留守儿童更多。年龄较大的还要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对于监护人如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的留守儿童来说,照顾老人的责任也压在了这些留守儿童的肩上。
  调查中发现,夏河县大部分留守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体型瘦小。这说明基本生活缺乏照顾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这些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
  3 部分隔代监护的儿童,家庭教育方式欠佳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不完整的家庭。祖辈往往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只要每天去上学就行,至于学习情况、日常行为、道德品行则很少过问。据当地教师说,有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在开家长会时,对老师说:
  “孩子太调皮的话,请老师多担待,你们不要管得太严了,要不他们就不想上学了,那我们也没有办法……”
  (三)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1 亲子关系方面
  (1)在纯牧区,留守生活对亲子关系影响不大。
  在纯牧区,受民族、地域、文化传统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他们更看重整个家族的关系。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因为父母一天都在外忙着照顾草场、放牧,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交流少,相互之间感情表露较少,他们把血缘关系看得更重,很重视“大家族”之间的群体关系。对于常年在外游牧的藏族,他们大多数人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更多的只是义务性地把孩子送到学校。
  (2)在非牧区,留守生活对亲子关系影响较大。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的,或者是父母外出以后很少回家,跟孩子接触较少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相对淡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这一现象相当普遍,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
  卓玛的父母是在她6岁时去新疆打工的,6年来一直没有回来,她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调查人员问她是否想爸妈时,她说:
  “不怎么想!习惯了,我已经想不起来爸爸妈妈的模样了,没办法想了,真的。不过爷爷奶奶问我的时候我总是说想,不然他们会不高兴。”当问及爸妈打来电话会说些什么时,卓玛突然开始摇头了,说:“那是我最头疼的事,每次一到周末我就害怕电话响,爷爷奶奶每次都要让我跟爸爸妈妈说话,可是我不知道要说点啥,我又不知道跟我说话的人长什么样。”
  可见,留守儿童从想念父母,到习惯父母不在身边,再到与父母交谈成为“头疼的事”,陌生感就这么一点点积累,亲情也就这样一点点淡化。
  2 留守儿童内心压抑
  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本能地依赖父母。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中的困难、压力等各种心里话无法给父母诉说,再 加上一些孩子比较敏感,把很多事都压在心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不会将心里话对父母或其他长辈说,而是选择了朋友或同学,有的干脆憋在心里。
  
  三、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方面
  尽管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并没有真正进入相关部门的视野。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很多教育部门及学校对留守儿童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缺乏相应的关注,因此,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多宣传、多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给予较多的关注。
  
  (二)学校方面
  1 学校管理层面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尽可能地让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便于统一管理。
  要从行动上切实做到关注留守儿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应该有清晰的记录,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规章,规定学校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等。
  2 教师层面
  (1)学习上多关注。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监护人本身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或者缺乏辅导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留守儿童额外的作业辅导或者就近组织互帮互学作业辅导小组,让同村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以避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滑。
  (2)精神上多支持。
  留守儿童更多的是精神上缺乏支撑,有了困难找不到人帮助,虽然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但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其他形式的关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引导鼓励,少批评挖苦,及时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学习环境,既然看到了父母打工辛苦就要好好学习。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他们可能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心理安全感、归属感和依恋感。另外,学校应该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心理访谈会,给他们讲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措施。
  (3)生活上多过问。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周末时不愿回家,因为父母不在,他们感觉“家里总是冷冰冰的,宁愿留在学校”。作为教师,应该多过问,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或引导他们解决。例如班主任在星期天晚自习的时候,应该问问留守儿童周末是否回家了,在家具体做了什么,有没有遇到难解决的事情,等等。
  3 家庭层面
  (1)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该相应懂得一点科学教育知识,及时转变观念。不但应该关心孩子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尤其是爷爷奶奶,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发展。此外,监护人要督促、管理留守儿童的学习,毕竟儿童的自制力有限。
  (2)父母要以恰当的方式关心子女的成长。
  孩子缺少与父母正常的交流,必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外出务工的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就近务工,定期回家看望孩子。此外,父母应该给子女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但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即使是再多的物质和经济补偿也弥补不了子女见不到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所以,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注:本文系甘肃省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