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在体验中进行音乐课学习
 

在体验中进行音乐课学习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6:22 影响了:

  “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非常值得思考,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音乐创造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更加充满魅力。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少年儿童,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性格,发展创造力、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启迪、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完成素质教育赋予音乐教学的任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以兴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百花齐放的音乐艺术的门类中,各种音乐派类精彩纷呈,各显其特色。当我们审视整个音乐艺术天地,可以发现,它大致呈现为两大部分:一是民间音乐,一是艺术音乐。民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之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喜爱。而新疆民歌因其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很容易地被学生选为研究内容。作为教师,我从学生们熟悉的新疆民歌开始,让他们先学唱,这样一来,学生们特别积极主动地寻找作品――《青春舞曲》、《大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等。在演唱过程中,有的学生甚至不由自主地做出新疆舞蹈的一些动作,那无比美妙让人心旷神怡的音乐,那富于动感的旋律,无不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对新疆这个地方充满美好而丰富的遐思。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在体验式学习前期,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通过VCD、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意识、有目的激活学生的研究欲望,从而使他们达到去体验和实践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音乐体验是通过人的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人和音乐产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内在的音乐感受。就学生而言,当他们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并且决定对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和研究时,作为老师应该及时抓住时机,尽可能鼓励他们大胆去做,去探索。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做他们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激活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在学习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学唱新疆歌曲、学跳新疆舞蹈、学习新疆手鼓的伴奏,甚至专门去请教了卖羊肉串的新疆人怎样讲新疆话等,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从而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才饶有兴趣地提出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新疆民歌及其相关文化”,我承担本次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这样确定了体验式学习的开始。
  
  三、群体学习与小群体学习的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确定课题后,我首先鼓励所有学生踊跃参与,然后分组活动,分工到人,同时经常进行群体学习,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允许得出不同结论。在研究不同问题的同时,我们允许各组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大家目的一致,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人格养成等综合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四、体验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
  
  研究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线条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学生开始研究课题时,首先提出的是最基础的问题,如“什么是新疆民歌”、“新疆民歌有什么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与新疆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等,紧接着一个一个小问题开始吸引同学不断去探究。在放手发动同学们去查找资料的同时,教师应给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料,并指导他们通过网络、光盘以及词典等寻找答案。这样,通过努力,学生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感悟到学习中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在谈到新疆民歌语言特征的时候说道:“原来新疆人说话时都有尾音上翘的习惯,因此反映在歌曲里面也是如此,如克里木的《大坂城的姑娘》中‘漂亮’的‘漂’字就具有吆喝性。”还有一位同学说“新疆民歌的旋律非常美,有一种神秘感,象《一杯美酒》、《月亮花》都是这个感觉。”作为教师,就有必要给学生作进一步的讲解――其实我也是专门请教了自己的大学民歌老师,这是一个音乐体系的问题。新疆民歌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神秘性’完全是因为它属于阿拉伯音乐体系,因此新疆民歌和印度、阿拉伯等地区音乐的旋律非常相似。也有一位同学说一听到新疆民歌就会有想要跳舞的想法,它的节奏非常特殊,而且还用手鼓给大家做了示范。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马上给他们放了一段录像,是臧天朔和斯琴格日勒合唱的《我们新疆好地方》,恢宏的场面、热烈的新疆舞蹈、富有新疆特色的乐器伴奏、电声乐队、激情的演唱,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起来。随着音乐,有的拍手、有的舞蹈、有的拍打手鼓、有的放声歌唱,每一个人都融入到音乐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异常。有的学生通过调查,从不同民族的民歌加以分析:哈萨克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他们的歌唱被称为“天然的美声唱法”,歌曲《玛依拉》就很好地表现了哈萨克人热烈奔放的生活和粗犷豪放的性格。一个学生的调查报告中写到“新疆民歌的艺术特色有四大点:1. 语言质朴,重音在后;2. 独特的韵味,优美流畅,幽默诙谐;3. 节奏鲜明,具有舞蹈性;4. 自弹自唱,歌舞一体。正因为它融入这么多的特色,才倍受同学们的青睐。”学生得出研究结果后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而是意味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研究又已经开始,从而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如在同学们了解到新疆民歌的起源与发展后,我又提出把它与加入流行元素的新民歌作比较的新课题――讨论“刀郎”现象出现的意义。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新疆民歌中加入流行元素,更好地推动了新疆民歌的发展。最后, 我为学生们选择了一首原生态的新疆民歌《故乡之恋》,从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
  
  五、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研究学习时间
  
  在学生提出确定主题后,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的美感。例如在体验新疆民歌尾音上翘的特征时,教师最好在体验歌曲之前把曲谱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也跟着哼唱一下,去感受语言的这种特征。而老师只要充当导演的角色,如何表演还得学生自己来表现。这样,学生从听唱过程中就能感受到那热烈奔放的旋律,以及鲜明的节奏特征。对于学生的研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见成效,不可能象其他学科课程那样通过考试进行检验。尤其在一个问题没得到验证之前,应多关心和启发帮助他们去获得结果,即使有些问题真的难以找到确定的答案,也要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的品质。(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