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对策研究] 动态需求是核心竞争力
 

[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对策研究] 动态需求是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7:43 影响了:

  摘要:90后大学生具有不同于8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需要,满足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就是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该在改善育人体制基础上,整合价值理念、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成长条件更为优越,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综合素质也更加均衡全面,发展诉求更加强烈。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有效满足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高等院校如何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深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课题。为此,本课题组在2010年4月整体抽样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名90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尝试探索在充分满足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基础上,培养90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一、我校90后大学生基本特点与发展需求现状分析
  1.思想道德积极向上,重大事件需要积极引导和正确舆论支持。客观分析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90后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坚信社会主义,热爱伟大祖国,支持改革开放,维护民族团结。在价值取向上,他们追求进步发展、崇尚自由独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90后大学生毕竟年轻,在互联网海量舆论信息面前比较缺乏辨别能力,尤其是在重大事件面前仍然需要积极引导和正确舆论支持,这不仅是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进一步成熟的强烈要求,也是高校育人和维护校园稳定的有力举措。
  2.外语财经专业知识扎实,学科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需要加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校学生非常重视英语学习,着力锻炼实战能力,努力掌握第二外语;经贸管理专业课程普遍得到重视,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意识。但我们明显感觉到,90后大学生渴望获得更系统的学科基础训练,充实学科基础知识,尤其对外语财经类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的短板表示忧虑,提升学科基础认知和人文素养是90后大学生较为普遍的渴求。
  3.整体心理素质较好,克服情感纠葛和就业挫折的心理机制较弱。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校学生非常重视心理健康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自觉选修心理学或心理健康引导类课程,参与高质量的心理知识讲座,及时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但从最近一段时间的现实情况看,情感纠葛和就业挫折是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常常诱发学生情绪障碍、厌学逃课,甚至自杀轻生。因此,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克服情感纠葛和就业挫折的心理机能的自我锻炼。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潜力有待深度挖掘。通过走访我校传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我们发现,我校毕业生有效延续了传统优势,即思维活跃、讲求效率、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但短板依旧是潜力不足,过早进入职业发展瓶颈期,发展势头减弱。这也成为在校90后大学生强烈的发展诉求,他们更希望经过学校积极调整和个人不断努力,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浓厚知识底蕴,锻炼学术素养,加强职业发展后劲。
  5.视野开阔、国际化意识强烈,国际交流和学习平台需整体设计。国际化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是我校学生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认为,我校学生视野开阔,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从小与互联网为伴,媒介素养良好,信息采集能力强,沟通联络的渠道不断创新,国际化发展意愿强烈,约18%的同学从入校即开始坚定的从事出国学习的各项准备。90后大学生强烈希望学校大力开拓交流学习平台,明晰国际化发展的整体设计,更好的满足他们国际化学习需求。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问题剖析
  1.学科基础课程与人文类课程建设薄弱。现在的高校教育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通识)、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现象,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与综合性高校相比,课程比较单一,各学科基础性课程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失。如学科史、方法论和人文历史类课程,教授不愿意讲,年轻教师不擅长讲,这对本科生的知识体系生成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几场讲座就可解决的,需要科学系统的培养和自我积累,需要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多下功夫,将之有效融入第一课堂。
  2.育人模式不适应拔尖创新型经贸人才成长。我校目前的育人格局基本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10多年来,为大批经贸人才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暴露出诸多弊端,如激励机制陈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情况;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育人模式尚需紧密以此为着力点。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欠缺,专业学习与实践对接环节薄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在长期应试教育和高教精英教育的影响和思维定势的惯性引导下,高校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下实践的情况,社会实践内容普遍缺乏系统设计、规划,导致层次不清,重点不明。
  3.校园文化一元独大,难以形成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外语财经类高校普遍商业气息浓厚,学习内容和校园文化活动都充斥商业价值导向,学习的逐利化倾向和学生活动的商业化思维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追求。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其他价值理念和活动长期受到压抑,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和公益活动参与人数较少,大学应有的人文气息非常淡化,更难以发挥育人的文化作用。
  4.育人资源整体不足导致学生工作机制乏力。资源短缺是制约发展的核心要素。我校现有的育人资源相对较少,首先,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紧缺;其次,是育人的制度性资源有待进一步延展;第三是学生活动的资金、场地等资源长期紧张,特色活动和国际化活动难以大规模开展。
  三、加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1.整合价值体系
  (1)树立科学和谐的育人理念。树立科学和谐的育人理念,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本位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我校90后大学生有鲜明的个性要求,科学的育人理念就是强调个体差异,客观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适宜的发展平台;和谐的育人理念就是强调团结包容,注重团体活动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共荣共处,磨练适应职场特点的社会性格。理念是工作的先行,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和谐的育人理念,才能将这一理念落实为工作制度,进而转化为实际的育人行动和实然的育人效果。
  (2)建设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我校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开放、自由、包容和国际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宽松舒适的外部环境。适应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就要继续坚持这一校园文化特质,推动多元文化在大学生根发芽,鼓励大学生创造性活动,开展体现不同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多元文化活动与主流文化活动中保持平衡,给予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大宽容。
  2.完善制度建设
  (1)充实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基础教育、人文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加强学科基础教育,必须在第一课堂教育中加大渗透力度,明确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学时数,条件成熟时,应该开设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融汇经济学、贸易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方法论精品课程,同时,广泛建立学习小组,保证学生在课外研修时间。人文类课程不能可有可无、因人设置,必须充分论证、通盘考虑,尤其是要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知识更新速度快,不断更新充实人文类课程内容,充分应用最新影像教学手段增加课程可视性、趣味性。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充分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外语财经类院校职业发展规划动手要快、着手要早,及时追踪经济社会发展最新需要,采用课程教学、专业人士引领双向导引方式,实现职业发展理论与工作实践科学对接。
  (2)坚持完善育人机制改革,探索拔尖创新型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育人机制改革主要从课程设置、学生服务、社会实践和专业见习等方面展开,作为原有机制的落实激活,局部完善固有积极意义,但难以掩饰整体性的不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经济贸易形势也异常复杂,总体而言,对人才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求经贸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因此,融合职业德育、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于高校育人模式之中,是拔尖创新型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制教学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些启示,该所大学与世界几百所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校大部分专业学生可以在该校学习专业知识一个学期,然后到相关对口公司实习一个学期,如此循环,完成8个学期的本科阶段学习。这种模式不但提高了专业知识的转化,还提高了学生探寻新知识的积极性,做到了寓知于行,知行统一。
  3.完善工作机制
  (1)完善学生专业见习机制,鼓励海外实习。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大量见习基地,要切实发挥见习基地育人作用,不能只签协议、不重后期建设。我校见习基地集中于国有企业和金融企业。针对这一部分见习单位,学校应该主动寻求合作机会,不仅可以推荐学生参加见习单位专项工作见习,还可以与见习单位联合在校内成立研究基地或研究课题组吸收更多学生参加。同时结合本科生培养机制创新,学校也可以聘任见习单位领导或业务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导师,在大三、大四年级指导其开展相关专业见习。外企实习生计划也是目前高校大学生中炙手可热的专业见习机会,外语财经类高校学生具有在大型跨国公司工作的优势条件,学校应该与该类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定期联合在校内举办实习生招聘或培训以提升学生相关面试经验。近几年,我校学生海外见习逐渐升温。90后大学生接触互联网大量信息,借助新型交友平台能够及时了解外海高校和企业信息,利用暑假到美国、欧洲或亚洲其他国家实习人数逐年增多。但部分社会组织利用学生热衷于海外实习之际,进行了不正规的外海见习活动,严重损害了学生切身利益。学校应该加大整顿力度,规范海外实习渠道,同时按类梳理不同海外实习管理链条,建立清晰、规范、多层次外海见习管理服务体系。
  (2)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据来自美国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中有80%来自课外。充分开发学校第二课堂资源,支持学生社团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凝聚青年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社团活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其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与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质高度吻合。作为高校学生部门,一是要支持大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放心将活动交由学生设计、组织。90后大学生崇尚自由,思维活跃,能够更好的利用社团活动释放思维张力,设计出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参与广泛的社团活动,引领打造积极向上、青春阳光的校园文化。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90后大学生成才基础更为坚实,但缺乏毅力和坚持,难以在要求严格的学术活动上凝神聚力,这将给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我校大学生学术能力一直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软肋,近年来,通过每年几百项的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科研热情,浓郁了学校的学术氛围。今后应该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核心团队,加大力度催生成果,组建校院两级学生学术骨干团队,形成正规科学的培养机制。
  (3)科学管理,开发学校多种育人资源。育人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包括课程、师资、硬件设施、经费和网络资源等。学生活动设施不足、学生活动经费紧张和网络学习资源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学生活动设施建设与学生活动经费配置要建立资源存量激活和保障计划机制。每年定期盘查活动设施使用情况,根据使用率和活动高峰分布及时调整使用,育人资源保障计划要列入学校重要议程,责成主管校领导协调落实。其次,学生活动设施配置要以学习活动规律为重要依据。如我校班额基本不超过30人,许多课程多有研讨活动,教室安装活动桌椅较为合适。图书馆周围、草坪附近等地方可以多建的木质桌椅,供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第三,网络资源是急需重点开发的育人资源。网络资源建设要密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尤其是同一门专业课程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社群,鼓励学生就专业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资源,形成持续性的网络学习活动。而网络德育也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网络强大的吸引力, 我们应该看到: 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 拓展了德育工作空间, 为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
  (4)开拓辅导员多样化发展支持路径。辅导员队伍是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支特殊队伍,是与大学生接触频繁的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应先打造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保障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尊重辅导员的教师地位与作用。由于辅导员承担了大量学生管理日常工作而更形似行政人员,这种观念在高校中根深蒂固,影响辅导员对自身的认同。我们应该看到辅导员不仅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势政策等课程,更是以思想育人,是教师角色的生动体现。所以,要培养90后大学生,大学中首先要创造有利辅导员成长、尊重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工作氛围和保障机制。二是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机制。辅导员身份的二重性决定对其考核应从教学科研与日常工作两个维度着手。如职称评定工作,应该考察辅导员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兼顾日常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套用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的考评办法。三是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目前,辅导员队伍的分布和管理还是高度行政化,学生工作部门科层清晰,学院辅导员则大包大揽,全面负责学生事务的末端管理,这种安排对辅导员专业发展非常不利。今后学生工作管理改革应该大力推进专业化建设,建立若干校级学生专项事务服务中心直接面向学生办公,取消学院辅导员中间工作环节。学院辅导员尽量按其专业进行配置,发挥个人学术专长从事专项工作,这样可以使辅导员与学生有更多交集,进行基于共同学术背景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实现育人职责。
  参考文献:
  [1]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
  [2]杨昭,杨凯,杨健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5):3.
  [3]钟永淑,袁明锋,刘馨.社会实践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功能及其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8):76.
  [4]李向明.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职业生涯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06):83.
  [5]秦馨.络育人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J].广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7):44.
  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课题《我校“80后”、“90后”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与发展需求研究》(编号09JYX12)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