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试论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有效议案的主体
 

试论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有效议案的主体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9:03 影响了: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的今天,只有进一步思考两个"主体"有效衔接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让教师教得有味,学生学得有趣。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存在及其价值,寻求能够促进学生主体学习的策略,在确保实现两个主体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土。
  关键词:两个主体;现实意义;价值;策略;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21-05
  
  
  两个“主体”衔接的现实意义
  
  在新课改已经步入“深水区”的背景下,重新厘定两个“主体”的衔接及现实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并非毫无助益。毕竟,在乱花迷眼般的教学模式“浪潮”冲击下,有些教师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成果,进行了不拘一格、标新立异的改革尝试。有人甚至刻意漠视自身的课堂引领作用,将课堂的驾驭权交给学生,还美其名曰为了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师生共同拥有的。没有教师得体、得当、得力的引导,也就不会有学生有效、有趣、有力的学习。创建富有朝气、秩序井然的现代课堂,需要师生双方的智能参与和情感付出。而孤傲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能让看起来喧嚣热闹的课堂滑向浮泛松散的境地。只有清楚认知、积极实施两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才能建构富有启迪意味的课堂,并让置身其间的师生尽情享受有道德、有情趣的课堂生活。
  教学各有路径,但这两种路径并不非平行并列,而应该交错承接,归为一体。作为教的“主体”,教师要借助自身的智能优势,引导学生富有情趣地自主学习,以挖掘潜能,激活思维,培养他们的求知热情。作为学的“主体”,学生不光要知道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还应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间感悟机智,涵养风度,化育品质。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在促成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乃至珠联璧合中,教给学生更富意趣、更有价值的东西。
  漠视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不管是突出教,还是强调学,都会让教与学的“一体”活动遭遇被“分割”的尴尬,甚至使得课堂重新回到教师耽于提问、学生苦于作答的窘境,让学生的求知主动性受到压抑。认真思辨两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才能达成由侧重知识到注重培养学习力、由关注分数到瞩目培养发展力等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彻底转变,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态,精心雕琢教育行为。达成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教师才能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明确教化职责,变革教学方式,完善教导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渐次引领下,明确学习目标,养成学问品质,感受生命关怀,享受成长快意,进而达成师生的真心互动和倾情相拥,促成和谐课堂的顺利构建,让课堂展示育人、济世价值。
  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阵地,也是教师展现才情的舞台。教师的课堂作用不能只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透过学养人格的呈示,给学生良好的潜移默化,让他们见贤思齐。要有意识地完成课堂身份的转变,变教材的讲解者为课程的开发者,变考试的追随者为生命的建构者,变“授知”为“育人”,变冷漠要求为真情激励,以便在提高驾驭教材能力、提升教育素养、优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将个人掌控的“教室”变为学生主宰的“学堂”,将知识充斥的“课堂”变为思想驰骋的“沙龙”,让学生善于求知,勤于探究,乐于思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人,他们希望获得学习上的自主、自由和人格上的尊重、独立,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过上轻松自在、情趣盎然、有价值、有尊严的课堂生活。要能够超越知识的层面思考教学,跨越绩效的层次体察教育,在平等对话中和学生真诚交流,在心灵悦纳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在智能训练中激励学生勇于创新,促使平常的课堂荡漾生命的柔情。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流程,还要通过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可单纯地提要求,孤傲地做“裁决”。只有实现了两个“主体”的相互激励、相与激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索,才能有效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进而让师生共同享受知识、情感、快乐相伴共生的课堂教学。
  
  教师主体存在的价值
  
  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课堂导向作用,而是希望借助两个主体的有效沟通,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让教师的存在更具意义,引领行为更加有力,主导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课堂使命,厘清教学职责,并且凭借优雅的教学行动,给细弱的生命以真诚的呵护,依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借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起课堂里的思维碰撞。
  “教”不是单向作为,它必须以“学”为依附,并在“促学”的同时,实现“教”与“学”的相得益彰。要想“教”得好,教师的课堂存在必须是真实的,而不可呈虚拟化倾向。教师不能因为崇尚理解的多元而对学生的纷繁解读不置一词,以致将自身的存在沦为“人在此,意在彼”的物质符号。一旦有“在位缺席”的情况出现,不光难以促成学生主动、生动、灵动的学习,更会让教师在习惯性的自我弱化中漠视教学职责,遗弃育人使命。
  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师生之间可以也应该在课堂里实现能量的相济和情感的共生,达成教学的双赢。教师的课堂任务是借助对个体心灵的审视,点燃学生的成长热情,激扬他们的批判思维,让他们受到知识的熏陶,收获思想的发展。有了对学生心性的体察、承领与化育,才能有“教”的得体与有效,才会有两个主体间的志趣相投、情感契合。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在维持纪律的层面上,甚至当起课堂里的“督察”,不可只知道对学生提出限制和约束,甚至在不如意时,作“河东狮吼”状。如果教师将个人的存在异变为课堂里的主宰,在教学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权,那么,学生的主体存在就将趋于虚拟,课堂的民主化进程也会流于虚妄。
  教师的课堂存在应该表现为心灵在场,人格育人。面对学生时,要舍得放下“权威”,乐于丢弃“架子”,努力俯下身子,辨析学生的建构能力,制定恰当目标,洞察学生的心理愿景,给予真情滋润,以促成学生对知识的尽情悦纳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要积极关注个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努力行使课堂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学能动性,突出思维灵动性,彰显思想独立性,而不能做教参的宣读者,以致对文本进行机械诠释、呆板图解时,却忘了生命的存在,甚至将温暖的主体呈现变为生硬的提问,把温馨的生活揭示化为知识的陈列,让教学缺少趣味,使课堂丧失美感。要做好成长策划,完善教学流程,达成情感协调,真正做到讲授得当,指导得法,措施得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辨,自在成长。
  学生的主体活动永远离不开教师的课堂引领,教师的课堂光辉永远不该被暗淡。即使有意要将课堂话语权“自我剥夺”,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也要尽力避免矫枉过正的情形出现。曲解教育理念,淡漠教学职责,就有可能将课堂里的教育人变成讲台上的旁观者,甚至当起课堂上的“甩手掌柜”,以致在学生出现学习困惑时不予理会,在学生需要引导时置之不理。只有充分认知课堂身份,着意突出引导作用,才能在教与学的相和、相促、相长中,聪颖头脑,温润情感,激励精神。否则,不管是孤傲地“给力”,还是盲目地“减力”,都会因为未能恰如其分地“着力”,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力”。
  教师的价值几何,取决于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建构。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感知文本,梳理情感,还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实现教材、生活和生命的多角度审视和多层面衔接。要将单向的知识传授变成多维的技能培养、情感沟通和价值观培育,以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德化课堂。要有对教材的理性剖析,能将自身升格为课堂里不可替代的“情感符号”,让学生在轻松阅读教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文化信息时,将情智活动演绎为课堂里越发绚美的“文化意符”。
  课堂的存在不光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应该激励生命的成长,至少,能促成对生命走向何处的思考。而对知识的膜拜虚化了我们对生命的关爱,对教学的偏见淡薄了我们对教育的情感。只有纠正理念偏颇,厘清课堂责任,丰富课堂内涵,才能促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共生共长的“生命场”。在担当“教”的主体责任时,教师不能耽于授知,狭于训练,疲于应考。在学生遇到障碍时,不能简单地告知结果,重演被虚拟、异化、颠倒了的“问答式”教学。要时刻褒有对生命的尊重之心与悲悯之情,做到善于启智,乐于怡情,长于蕙心,做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做情感的体察者、承领者和悦纳者,做课堂成长共同体的设计者、实践者和创造者。要洞悉学生的心理需求,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相信学生的本性善良,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能在放飞心情、温暖性灵时,激励学生发挥能动性。要将师生的知识交流、情感交融衍生为教育资源,实施仁爱之心统领下的因材施教,而不能拔苗助长,更不可喜优厌差,让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再遭落寞,再受伤害。
  学生并非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该模式化,教师更不可因循守旧,僵化思维。要激发想象力,培养意志力,赋予学生持久的成长力。要惯于回顾,乐于审视,长于分析,敢于批判,培养自身的发展力。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不可弱化引导作用,更不能在该引导时却选择了退后,在需要指导时却选择了避让,在理应恰切评价时却选择了浮夸,导致课堂引领成为“隔空视察”,教师的课堂存在沦为摆设。要有向传统教育习俗挑战的勇气,能和学生平等对话,以实现将书读透、将课上好、将人教活的教育宗旨,而不应该局限于对教学方法的改良和教学手段的雕琢。
  要想让学生成长更真实,更有力,就不能将教育异化为对功利的追逐,将教学简化为对分数的渴求,致使学生在应对考试中产生恐惧,在“唯文本是瞻”中滋生奴性。要有颠覆应试课堂的勇气,有建构“生本教育”的能力,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不仅是容纳知识和丰富智慧的时空结合体,还是检验教师教育道德和教学志趣的风向标,成为熔铸教师生命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幸福地。要当好经师,学会授业,更要做好人师,懂得怡情,能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看待并善待细弱,肯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成长并享受精彩。要防止将教育人的身份异化为培养应试技能的“拙劣”教练,异变为只重成绩分数、不管性灵舒展的“冷面”杀手。要时时显仁者爱心,处处展智者柔情,能真诚关注每一颗心灵的期冀,给有血有肉的生命以有情有意的温润,让学生享受课堂里的温暖,感悟生活中的温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教师课堂价值的高低不在于自我标榜,也并非固定不移。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在学习和思辨中不断丰厚学养,催生智慧,养成人文情怀,实现人道关怀。要在精教和善教中,催成学生的会学和乐学,让学生享受课堂尊严,收获个性发展。要借助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课堂指导,将教育的存在变成课堂里的耀眼旗帜,将有形的生命关怀化为无形的教育丰碑,让课堂上时刻有灵韵飞动,让学生心里始终有神采飞扬。
  
  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由差异造成的差距也就在所难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有学习自主权,收获主动求知的快乐,奠定终身发展的情智基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然而,有些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却又满足于课堂上的表面喧闹,虽然学生忙忙碌碌,却不能收获与劳动相匹配的学习成果。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成长,让不同的个体在学习时都能有所得,在思考时都会有所悟。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确立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激活思维。学生智能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同中有异的学习需求,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催生课堂里的异彩纷呈。教师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该有局部关照。倘若孤傲地设置高远而整齐的目标,不光会降低课堂的美感,还会阻碍处在两端学生的发展。
  为不同学生设计同中有别的学习目标,实施具有针对性、拥有梯次感的教学,才能真正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灵瞩望。弗莱尼在总结其40年教育经验时曾经说过:“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对于优秀生来说,遇到了挑战,潜能才会得到有力的激发,对于后进生来说,取得了进步,学习信心才会得以树立并不断增强。因此,为学生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既要讲求效果,又要体现差异,能促使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的实现中,思维得到激发,智慧得以启迪。
  在教学《背影》一文,引导学生分析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时,我设计了三个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1.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字,看看哪一次写得最为具体、详细,并有感情地朗读。
  2.比较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说说哪一处文字最让你感动,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3.分析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谈谈它们在文章中的不同表达作用,并选择其中的一处加以赏析。
  这样的任务设计因为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感知、应用能力,也就有效避免了面对雷同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的课堂尴尬。而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合适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做,也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课堂情感。
  其次,关注生成中的课堂情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以激励成长。课堂是承载知识的场所,也是情感交流的天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期许及满意度均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情态上。观察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关注学生情绪上的细微变化,辨析学生态度上的微妙差别,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学习。
  课堂并不总是平稳运行,教师要能预见课堂里会出现的情形,并游刃有余地解决疑难。即使出现了令己难堪的课堂场景,也要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问题简单幼稚,也要用心承领,千万不可漠视,更不该鄙视。要将对知识的单纯关注变为对生命的悉心关照,肯用慈爱之心去体察,能从一个笑靥、一次蹙眉中洞悉学生的心理情状,并及时做出恰切的判断,积极寻求得体的对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他们的课堂热情。
  课堂教学没有小事,凡事都须竭心尽力,启智怡情。在课堂上,不仅要看到学生求知的神情,还要想到家长殷切关注的眼神,正视全人类共同注视的目光。要将课堂从知识的“集中营”里解放出来,还原为对生命的体察、呵护与关爱,能给学生的成长以真情赞许,也能对瑕疵的出现给予谅宥。发现学生的浮躁,要借助巧妙的引导,诱使他们沉下心去;洞悉学生的紧张,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他们体验课堂的快乐;看到学生的疲倦,要采用新异的方式设疑激趣,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发现学生的懈怠,可以制造认识上的错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之,要精心雕琢教育手段,有效选用指导策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真正达成课堂教学中求知、启智、蕙心、养性、温情的多位一体。
  第三,实施积极的教学反思,观照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激发兴趣。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结。如果将思维局限在课堂上,以为上课之后就万事大吉了,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创造出富含诗意的课堂。要想让课堂教学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亮点多多,我们就必须将功夫花在课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反思要全面、具体、深刻,而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主动回顾学习场景,积极回味教学细节,能在对过程与环节的品咂中,看一看哪些问题的设计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弹性和张力,哪些指导未能达成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要辨析哪些地方因为耽于对群体关照的苛求,导致课堂学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了课堂里的观众,以致将向往中的“群体关照”目标沦为虚空。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立足文本,联系实际,沟通生活,瞩目未来,丰富了学生的学养智慧。要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是否因为盲目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孤傲地注视目标任务,而导致了课堂上的争分夺秒,漠视了知识后面的人的存在。
  “以学生为主体”的终极目标是让不同的个体得到均衡、多元、共同的发展。而追求高效是当下课堂里新滋生的傲慢与偏见,它以供人观瞻为目的,以追求虚浮为能事,以牺牲部分学生的课堂体验为代价,其结果也就催生了课堂里新的不公,甚至使得课堂教学跨越了促使个体自由成长的道德底线。因此,富有意义的教学反思,还要关注是不是在习惯性的课堂整体推进中,让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建立在另一部分的成长受到阻遏、趋向停滞上。要思辨自身的课堂行为,看看有没有深层次的追问、想象力的激发和创造力的生成,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否觉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是否达到了“永不餍足”的饥饿状态,想学、会学、乐学、趣学的场景是否真正得以生成。
  
  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明白事理、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认知世界、丰富智慧、感悟人生的重要阵地。倘若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忽视了教师的规范指引,极有可能导致课堂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乱局面出现,甚至使得课堂丧失了意趣,旁落了魅力。
  学生的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课堂引领同样不可或缺。漫无边际的学不应该“淹没”饶有趣味的教。只有厘清教与学的相互承接、转换、推动关系,才能借助高质量的教,促成有趣味的学,进而构建意味隽永的现代课堂。要想让师生在自由、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快意成长,我们必须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准确理解课堂的精髓。课堂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不是只为提高考试分数而设,只为培养解题能力而存。当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放到成绩上的时候,课堂意义其实已经丧失了一半。借助有价值的教,催动有趣味的学,课堂才能彰显教育价值,实现心灵润泽。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才能实现关爱生命、呵护成长的课堂追求。不遗弃教育人的职责,完成相机引导、中肯评价、深情激励的课堂使命,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自由。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做到总中有分,统中设层,有梯度,显层次,利于选择,便于调控。要选用得体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求知,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优化课堂情感,养成思维品质。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不同的个体确立恰当的学习任务,设置得当的评价标准,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略,以便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衡定。
  课堂里有许多年轻的生命葱茏成长,教师的课堂存在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制定目标、分析教材、设置问题、判断正误的层面上,而应该在达成微观上的知识教学时,实践宏观上的富有激情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既有学业上的收益,又有精神上的洗濯。课堂引领要讲究层次,追求新意,既能借助自身的人格素养吸引学生,又能让知识本身展现迷人的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他们的向善自信。
  课堂不应该围绕知识转,更不能沦为考试的训练场。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当成有尊严的人来爱,尊重他们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研究生活现象,探究生命哲理。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态,洞悉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在不同的生命体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建立思想交流的渠道,以实现师生的心性相拥,达成师生的灵魂默契。要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关注、爱护、信任、引导、欣赏、激励等举措,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学问品质,养成他们的思辨习惯,而不能机械图解,简单设问,僵硬评判,更不该粗暴干涉,无情打压,让两个主体处于对峙状态。
  实现课堂教学中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不会一蹴而就。发现问题和不足时,要及时、主动做出调整,以实现教学互益,促成生命互动,保证师生都能在课堂里获得长足发展。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不光要看哪些教学方式得当,哪些课堂指导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哪些教学手段推动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哪些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求知,还要思考哪些问题设计得有价值,让教学拥有了深度,哪些说教呈扁平化,让课堂失去了立体感,哪些行为是教学生,实现了以学定教的课改愿景,哪些做法只顾教知识,而遗弃了对生命的关照。只要积极辨析,理性审视,积极调整,我们就能借助教学相长这一课堂目标的实现,达成对生命的真情化育。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Double Subjects
  
  LENG Xue-bao
  (Ahu Middle School, Xinyi 22141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new curriculum reform,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ouble subjects needs to be deeply considered to arouse teacher-student enthusiasm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 that teachers teach colorfully and students learn interestingly. Teachers should realize their subjectivity and value, and seek for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ensur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ouble subjects and make classroom the happy land for students' growth.
  Key words: double subjects; strategy; effective connection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