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模式的初探 教学模式初探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模式的初探 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9-02-02 04:13:43 影响了: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标的推出,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新法,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感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知识。总结几年教学的经验,想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语文的结构分析模式:泛读-精读-研讨
  
  语文阅读与鉴赏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的对文章内容“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讨”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与鉴赏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如果是记叙性文字,记叙的是什么事件; 如果是议论性文字,议论的是什么道理;如果是抒情性文字,作者借助于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如果是说明性文字,说明的是什么事物,这个事物又有什么特点。这样,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的思想、观点感情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
  
  二、文章主题的理解模式:整体-局部-整体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即首先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清晰、鲜明。
  对文章局部的分析,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教学中,我们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精确、形象、生动的词、句。联系语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揣摩才能准确解释词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师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育”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有了局部具体形象地认识之后,再回到整体上来,通过整体认识,引起认真全面地思考,达到认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只有首先对课文有个全面地了解,才能高屋建瓴,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词、句、段;也只有对局部的字、词、段做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
  
  三、语文的比较运用模式:具体-概括-具体
  
  阅读教学从“具体”到“概括”,就是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的了解,而后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从“概括”到“具体”则是经过一定的判断推理,具体回答课文的有关问题,是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上看,这是由课文的语言开始经过思考,达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的目的。这一过程,也可由“读”-阅读课文,“思”-对课文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说”-表达自己思维结果。其中比较、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读”与“说”的重要桥梁。因为不加思考分析地“说”,只能是“照本宣科”。
  综上所述,研究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和教师怎样更有效的教学,真正达到突出中学语文的人文性的目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