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议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有效思维_法治思维基本内容包括
 

浅议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有效思维_法治思维基本内容包括

发布时间:2019-02-02 04:34:10 影响了:

  一、教学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为此本节课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吸引孩子有效参与,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系统化、数学化。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注重从细节上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二、教学目标预设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四、教学难点
  会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去过超市购物,去过书店买书,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板书: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评:从学生们熟悉的购物导入,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有圆圆的硬币,长方形的纸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评:认识人民币时,电脑依次从学生熟悉的大面值到不太熟悉的小面值进行出示,从而使学生认识有梯度,思维有顺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出示例题图。)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去商店买什么?商店里有哪些商品?价格分别是多少?小明买笔记本,笔记本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生答:可以,10角就是1元。板书:“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追问:10角是几元?一张一元可以换几张1角?如果老师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
  评:知道并会运用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这儿仅仅会“一张一元可以换10张1角”是不够的,教师在这儿又增加了“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引发了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1元=10角。
  3.认一认。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同桌互相认一认,再集体交流。
  评:此部分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们在交流中增长了知识。
  4.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先思考,再同桌互换。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这里是第一个难点,由于前面在教学“1元=10角”时加强了只要人民币的面值加起来等于10角的,就是一元,学习还是比较顺利的。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集体核对。)
  评:老师在这里加强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评:老师的一句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3.拿一拿(“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拿。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最后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评:开放题的思维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
  4.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货架物品: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铅笔(每枝3角),尺(每把7角)。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生答。)1元钱买一支铅笔,应找回多少钱?请小朋友用1元钱模拟购物。
  评:让学生当起了营业员和顾客,正是利用了学生平时和父母购物的经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想想做做”第4题。小明要给奶奶寄一封信,寄往本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小明带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怎样才能让同学一看就知道有多少种拿法?只拿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这里安排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树立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
  六、教学反思
  (一)有效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1.联系生活,精心预设。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得出“1元=10角”之后,又增加了“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等巩固知识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等思维过程,知道只要人民币的面值加起来等于10角的,就是一元,为下面试一试的换币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明确了基本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后,开展了一个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拿一拿”和“买邮票”活动,目的在于加深对单位的认识。在轻松活跃的活动中,用各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展示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结果。在建立了单位概念后,教师没有仅限于书本知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还设计了第二个学生活动。模拟的交易市场,让学生在现实的买卖过程中又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有序思考,方法优化。“拿一拿”和“买邮票活动”中体现特别明显。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拿法,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拿,从中让学生选择最优的方法说一说。开放题的思维训练,发展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全员参与
  课堂需要合作,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不但能使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本课教师带领学生步入情境,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下“你认识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无论是“试一试”的同桌换币,还是“拿一拿”“小小商店购物活动”“买邮票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在课中,教师与学生互相扮演角色进行购物演示,在活动环节中更让学生直接购物。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和理解,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自己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中的生活,生活化的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责编 张晶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