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湖南民办高校排名 湖南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研究
 

湖南民办高校排名 湖南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2:00 影响了:

   [摘要]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是湖南民办高校的重要办学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没有初始投入或是只有少量投入,主要依靠学生交的学费,走滚动式、以学养学的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湖南滚动式发展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经历了诸多困境,最终成功滚动并走向新的发展模式。本文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湖南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作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
  [关键词]湖南 民办高校 以学养学 滚动发展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是湖南民办高校的重要办学模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初始投入或是只有少量投入,主要依靠学生交的学费,走滚动式、以学养学的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改革开放后,最先创办的民办高校几乎都是在“三无”(即无资金、无校舍、无教师)的基础上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构筑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雏形。湖南滚动式发展的民办高校也基本上遵循了以学养学这一模式,而又有些差别。本文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湖南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作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
  一、成功滚动的基础
  湖南民办高校的滚动发展是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殊教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更是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根本要求。“文革”十年的沉寂给原有的教育资源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实行改革开放后,人们内心的求知欲被极大地激发,社会上出现了从未有的对知识和文凭重视的热情。高考制度的恢复,一度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但有限的招生能力和录取比例,对广大的人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孕育着庞大的教育需求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民办教育采取鼓励和逐步放开的政策,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从而使以学养学的滚动制民办高校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契机。湖南也乘此机会,相继出台《湖南省民办教育促进实施办法》、《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加大了湖南民办高校发展的力度,湖南以学养学的滚动式民办高校就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步发展壮大。一些热心教育的人们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余热和其他闲置的教育资源,创办了以文化补习、职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中学后教育机构,奠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萌芽。如湖南长沙中山业余大学、湖南中山财经进修学院等。进入90年代后,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高等教育的这种供求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不断地加剧,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需求的新一轮扩张。虽然中国的精英教育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但仍然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为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长沙医学院的前身是民办湘南医学中等专业学校,最初创办时就是一个培训基本医学技能的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一所全国知名的唯一民办本科医学院校。湖南南方专修学院最先也只是一所毫不起眼、不为人知的为学员补习文化、培训职业技能的学校,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在不动声色中从职业教育系统里异军突起,令人惊叹而又赞许不已。
  对于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来说,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公办高校每年有政府的教育财政拨款,发展尚且十分困难,何况没有任何资助的民办高校。所以这种以学养学的创举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但也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举办者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的主要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成功滚动发展已经与创办者的名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在“三无”的情况下,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热情,艰苦创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造了中国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发展奇迹。长沙医学院的董事长何彬生为了实现为农村基层培养医学人才,为民除病的理想,毅然放弃科委机关干部稳定舒适的工作,辞职南下打工筹资办学,租借场地,经受难以想象的磨难,终于创办了湘南医学中等专业学校。长沙医学院这颗幼苗在何先生的精心浇灌下茁壮成长:1996年,学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湖南首家民办普通医学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为湖南首家民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主体搬迁至长沙;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国首家民办医学本科院校――长沙医学院。
  第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民办高校由于“先天不足”,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抗衡,所以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在较低成本下办好学校,这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必要手段。以学养学的滚动式民办高校的办学实践证明,实行办学成本核算是民办高校不断壮大的前提和根本,而扩大成本效益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发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规模经济。首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闲散教育资源。民办高校利用大量的退休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或者大量地聘请兼职教师,这些退休教师或兼职教师的报酬不是很高,这样就可以极大的节省了开支,降低了办学成本。其次,民办高校通过租借场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流程和繁琐的管理形式、提高师生比和各种实验设施的使用率,来提高教育资源的管理效率,降低办学成本。再次,民办高校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办学的整体成本,推动学校的滚动式发展。湖南南方专修学院在成立之前,只是一个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培训班,教学设施、设备极不完善,为了在民办教育中站住脚跟,学院制定“小、短、平、快”的发展战略,采用“借鸡生蛋”的运作模式,网罗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这样渐渐地充实了学校的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经过几年的艰苦发展,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了“湖南南方专修学院”。2003年,学院又筹集近2000万元资金,在衡阳市郊云集镇首期征地100亩,建设“南方人”自己的家园。从此,湖南南方专修学院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第三,深入探索湖南民办高校科学发展之路。湖南民办高校还善于用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深入探索民办高校科学发展之路。长沙医学院是一所民办医学本科院校,在仅仅20年的办学历程中,完成了从非学历教育到中专教育、大专教育和本科教育的“三大跨越”,特别是近几年来,长沙医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办学思想和发展战略,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且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正是因为学院深入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所以到目前为止,长沙医学院已拥14个本科专业、5所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和15000名在校学生,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
  二、问题与困难
  湖南滚动式民办高校近几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选择多样,办学竞争加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选择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可以入公立学校、二级学院、质量更好的民办院校,甚至可以出国读书。公立学校有政府的支持,它还办有二级学院,国外教育资源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办学的竞争程度加剧。而民办高校自身办学条件比较简陋,发展速度缓慢,这与人们对教育环境与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以导致民办高校的办学越来越艰难。
  第二,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就业较难。由于人们选择教育的机会和方式的多样,从而引发了生源大战,而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尚未完全转变,对民办高校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偏见,所以好的生源首选名牌公办高校或国外高校或其他公办高校,剩下的无法考上公立学校或公立学校比较差时,才无奈选择民办学校。这样,民办高校只能面对生源质量比较差的现实。生源质量比较差自然就缺乏竞争力,所以就业起来相对来说更困难。而就业率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带来质量更差的生源或生源不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家族式的经营,家长制的管理。无资金是民办高校创办之初最为头痛的事情,筹集办学经费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一无资本,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就是基于地缘、血缘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些特有关系的存在为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最初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亲情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夫妻或父子店”,还是在友情基础上建立的“同学店”,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他们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维护着创办者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激烈,高度集权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各种冲突与矛盾日益凸显,民办高校内部简单的关系无法继续维系。它使民办高校的发展陷入一种家族式的新禁锢之中。另外,第一代创办者的老龄化正在威胁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政府支持与管理的局限。教育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行业,政府对教育负有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民办高等教育弥补了政府教育供给的不足,本身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所以,按理来说,政府有责任支持和资助民办高校的发展。但中国民办高校却几乎没有得到政府任何财政上的支持,而且,政府还疏于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管理,该管的没有管,不该管的却管得过多,朝令夕改,政出多门,领导滥施职权,甚至出尔反尔,极大地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沙医学院的前身是湘南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原本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全国24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惟一的医学院。2000年学院被望城县招商引资洽谈会上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所吸引,在双方洽谈满意后,学院遂以“移山倒海”之势把学校从衡阳迁至望城县黄金乡。但近两年来,由于望城县政府领导班子的调整,当年招商引资允诺和支持的优惠政策全部被推翻,而且还变本加厉。学院前景未卜,政府部门与之频发冲突,校园失去了往日的安宁,投资者处境尴尬,凸显了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和管理局限。
  三、未来的走向
  以学养学的滚动发展模式曾经一度是湖南民办高校创建和发展的唯一模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们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高起点、高投入和快速发展的新型民办高校,及各种国有民办高校如二级学院的大量的涌现,极大地冲击了以学养学的滚动式民办高校,推动它们走向新的发展模式,如民办高校的联合重组模式。以学养学的滚动式民办高校发展到现在,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现象。有的学校规模发展到上万人甚至几万人,已经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规模在1000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优势互补,走联合经营和重组之路无疑是民办高校迅速走出困境的一种重要选择。既可以使学校获得新的资源,还可以使原有的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优化配置。再如,加盟国内外的教育连锁集团,实现特许经营的模式。即使有一些目前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学校,由于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市场竞争又日益加剧,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有些学校就加盟其他成功的教育连锁经营体系,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FDS中国于2003年初联合创办的,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开展特许经营本科高等教育的学院,也是目前亚洲第一所特许经营学院。另外,走民办公助的发展道路也是一种选择,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从社会获得支持特别是得到政府的直接财政帮助,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从长远来看,政府有责任有选择地资助一些能够依靠学费成功地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这将有助于激励民办高校之间的自由竞争,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也可以以自身良好的信誉赢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认可,最终走上民办公助的办学道路。
  总之,湖南民办高校依靠学费滚动发展的道路是十分艰辛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学校逐步走向衰败,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也有一些学校将面临着自身的转型、分化和演变。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学养学的滚动式民办高校将不再是湖南民办高等教育的主流。但这种低学费、低投入、滚动发展的民办高校因为其存在的优势和合理性,还将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软环境调查与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8,(4).
  [2]贾永堂,周光礼.探索投资与办学良性互动的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J] .高等教育,2006,(10).
  [3]瞿延东.思考民办高教的发展模式.中国教育报,2001-10-30(4).
  [4]邬大光.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蒋凯译.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现代大学教育,2001,(1).
  [6]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2.
  项目基金: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XJK06QJL00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