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8:32 影响了: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依托《关于初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从激发阅读兴趣、依托能力培养习惯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三个方面,就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阅读占其半壁江山,阅读习惯的好坏,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的成效,影响到其学习能力的强弱,影响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为此,笔者依托《关于初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就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
  一.中外教育家对学习习惯养成的诠释
  学者培根说:“习惯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并指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吴稷曾先生说过:“教育家为什么一致把养成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呢?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密切联系的,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方能发挥效力。”张志公先生也说过:“语文应该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据。”他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过程在实践中把“使一切能力化为自身习惯”作为最终目的。
  可见,语文学习的成效无不与实践能力的养成相关,语文学科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语文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语文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由此可知,让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成为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必须。
  那么,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中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虽苦尤乐,轻松、自主地学习,并在自主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只有当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时,他才会学得轻松快乐。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使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兴趣是提升能力的首要条件。
  (二)依托能力,培养习惯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般把它分为认知、理解、鉴赏三个要素。笔者认为,农村初中生还缺少判断性阅读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因此,阅读能力可分为五个要素: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判断能力和搜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阅读习惯的养成相辅相成。
  1.认读文本的能力。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把静态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动态的声音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创造。他们要扫清认读障碍,借助工具书把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清楚,以便读通文章。在此基础上追求读得流利。接下来,要有感情的读。一篇文章,读者只有感悟了作者的情感,并倾注自我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来。学生在进行这种创造时,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其次,要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感知课文。现代阅读学认为,认识文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借助各种方式的朗读,可从多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当学生在发表自我建议的同时,他的能力提升也达到了。
  2.理解文本的能力。理解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养成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习惯。作家在文中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驱遣词语,以达到最理想的表达效果。作家还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文中的语句总有它自己的特殊用意。所以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品味。二是养成能较敏锐地感悟语言的习惯。语感能力是阅读文本必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例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狡猾”是个贬义词,可解作“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这里显然不通,推敲之下原来是贬义褒用,应理解为“机警、调皮”的意思。
  3.鉴赏文本的能力。该能力体现在:一是欣赏文学,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总要通过字里行间展示出来,阅读作品,不能静止地、孤立地阅读,而应把它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来阅读。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了一个个文学形象,对于这些形象的评价,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三是培养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的韵味,只有仔细咀嚼方可品味出其中的滋味。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艺术形象,但有时孔乙己又是一个可爱的形象。请看: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来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文中的“罩”字,十分传神。是露非露,正好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刻画出孔乙己的童心未泯,展示他的可爱特征。
  4.批判文本的能力。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仅要吸收文本的精华,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明白:指出不足不是不尊重作者,而是与作者平等对话。创新首先需要质疑的精神,但这种怀疑不是无中生有,而要以事实为依据。
  5.搜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的过程则是不断吸收,不断内化的过程,搜集有效信息就是帮助内化。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图书馆、互联网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科技提供了有效的搜集工具。我们既要搜集与文本有关的信息,又要搜集与文本阅读有关资源。如学习《雷雨》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搜集介绍曹禺写作背景的文章,搜集各评论家对《雷雨》的评价,将这些材料与文本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人曾说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一是要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语文无处不在,只要用心,何时何地都有语文知识。二是要广泛涉猎。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新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名著推荐与阅读”中一一列出。
  吕叔湘大师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据此,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固有的学习能力,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全国中语会.叶圣陶 吕叔湘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周丽萍,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七中学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