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正确对待和运用流行语
 

[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正确对待和运用流行语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2:27 影响了: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视野,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生动活泼的直观视觉信息,配以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等等。
  
  一、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单位时间内的注意力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意境和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以赏析《荷塘月色》为例,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让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而课件《荷塘月色》开头设计的是动画图片,目的是把学生导入荷塘月色的意境。课件一开头,伴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荷叶荷花渐渐变暗。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己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介绍作者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而引向紧张。重点分析时,再次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听着播音员那柔美的朗诵,感受着那大自然的恬静和幽雅,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现实而最终无法逃避的无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弛或张,形成了课堂情感的起伏,最后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意境幻灯图结尾,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兴趣。
  
  二、有利于单一授课模式走向立体式
  
  古代的荀子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荀子的这些话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很有启发,课堂教学亦须借助必要的辅助手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就可以将原来抽象的叙述变为直观的可视画面,从形、声、色各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感知事物,改变了单一的授课模式,逐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认知事物的层次感也得以提升。以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充分体现了苏词的壮阔气魄和豪迈风格。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开阔境界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是理解词人借景抒怀的关键。但单凭书本里的字句学生是很难体会的,于是我在讲授这首词之前就先播放由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主唱的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大江东去》:“滚滚长江东逝水……”,再配以江水滔滔的长江画面,动感投影使学生立刻受到感染,情绪激动起来。这是传统单一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时,穿插播放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长,或强烈或轻柔,高低变化起伏不一,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师生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这种立体式教学模式更直观可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和着音乐节拍,畅想着诗歌意境,欣赏着诗歌意象的魁伟与柔美,如此则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与诗歌渐渐融合在一起了。这种立体式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趣味大增,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密度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上很多时间来进行板书。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快了信息的传递、知识的整合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如在教学诗歌单元时,我就大量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诗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学题材,其简练抽象的语言、含蓄多变的意象、深沉内敛的思想感情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针对这一点,我精心设计了每一堂课。诗歌的诵读很重要,于是我在诵读时配上音乐或影像图片。如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上舒缓的音乐及康桥的有关图片或者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面,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会更好地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和内涵。在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也可配上一些色彩绚丽的、图案抽象的、给人以梦幻般感觉的图片,使学生对李白的浪漫主义写作特色有更深的体会。又如学习《滕王阁序》一文,有关王勃作《滕王阁序》的最初记载,杨炯《王勃集序》中的有关内容,滕王阁位置、风光图片等,丰富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感悟作品。
  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诸多手段的一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时,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下,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不减。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仅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二是正确对待课件的制作和运用。许多老师制作课件水平高,但作为一线老师,教学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制作精美课件,耗时、耗力,一个教师在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的前提下,一个学期能够独立的制作一两个课件已经相当不错了,更多的是如何运用的问题。教师如何将收集整理的多媒体资料和现成的课件进行整合加工,方是教师教学更高能力的真正体现。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已有的课件资源,而是应该取其精华,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有借鉴、有选择、有创新地为我所用,体现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正确看待课件运用,教学不能以其作为全部内容,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体现,教师成了课件制作与展示的机器,这与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三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忌忽视人文精神。请看来自学生对某堂课的反馈:《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制作精美异常,缤纷的色彩,多彩的画面,“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电闪雷鸣,炫目的视频,生动的音频,满耳喧哗,满目湖光山色,结果却让我们感觉乱七八糟。我总觉得那些画面和音乐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表面的绚烂冲淡了主体的思索,表面的热闹忽略了对于这首诗歌本身的意境和思想的探究,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不大。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读一遍就能让人了解大意,有所触动,老师加以点拨,发表一下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触即可。这份学生评论道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它指出了老师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偏爱于使用多媒体方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在现代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这值得语文老师引以为鉴。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熏陶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情趣。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获得情感的培养、人文的熏陶不能光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留恋于墨韵书香。
  多媒体教学能将声、像、图、文集合在一起,凸显了它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的优势,又由于它具有交互性、智能化以及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等等优点,多媒体教学逐渐代替传统的课本加粉笔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它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应当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深入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及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切不可片面追求画面的漂亮、程序的完美,更不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讲授。我们应当始终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既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课的特点,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