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构筑心桥,,融汇心灵】沟通心灵的桥是心桥
 

【构筑心桥,,融汇心灵】沟通心灵的桥是心桥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3:06 影响了:

  【摘要】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有效的沟通,架起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相信我们,愿意与我们交流,愿意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是摆在我们辅导员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沟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唠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还是固持己见、不为所动……”。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有时一件生活琐事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疏导沟通。看似普通平常的谈话,却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经验丰富的老师有时一席话就能使情绪激动的学生破涕为笑,学生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有效的沟通,架起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相信我们,愿意与我们交流,愿意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是摆在我们辅导员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一、以身作则、真诚关怀,拉近师生心的距离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正在于他待学生真诚且平易近人。他说:“我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道路上行走。”他还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贵在真诚与相互关怀,更何况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由于校园角色、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生理年龄的差异,往往容易产生感情隔膜,这时,辅导员只有在点点滴滴的师生交往中以身作则、真诚关怀,才能够激起学生对我们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拉近了师生心的距离,从而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1.以身作则,做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老师
  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还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倘若不注重自己的修养,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说话办事缺乏信念,就会使学生出现信任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争取沟通交流的机会,还要在自我要求上下工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辅导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的更好,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达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效果,自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威信,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因敬师而乐业,因崇拜辅导员的人格而乐于服从。
  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学生突发胃病,疼得在床上打滚,晚上我接到电话,急忙赶到学生宿舍,并立即将学生背下楼送往市区医院,在医院里陪护学生进行抽血、化验、挂瓶……跑上跑下,病情稳定下来已经凌晨3点,同学们深受感动。这样一些小事过后,我感到同学对我的信任增加了很多。这就说明我们辅导员的行动、行为、行事有多么重要。我们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才能让学生信任你、依靠你,把她们的心理话说给你听。
  2.真诚关怀,做一个学生乐于亲近的老师
  辅导员要忧学生之忧、急学生之急,切实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要及时提供帮助,关心照顾;对学习有问题的同学要帮助其分析问题,教以学习的方法;对身体有不适的同学要经常探望问候;对心理有困惑的同学要做一个耐心的听者,经常沟通交流促使其打开心扉……辅导员只有常怀一颗关心学生的心,才能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才能把学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尽心尽力完成,才能使学生在感受被爱的同时,去爱自己的老师,给老师以爱的回应,才能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老师一起分享。
  
  二、深入了解,倾听学生心的声音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因为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果没有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不够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等情况,就武断地批评或处分当事人,很容易使师生沟通陷入僵局。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耐心倾听学生心的声音,才能使师生沟通有个良好的开端。
  辅导员要了解到每一名学生,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利用班会时间或晚上经常深入到班级和学生宿舍,与他们共同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学习生活情况等,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去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有的时候,在交流过程中,也许是我们不轻易间的说出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家乡风情或者兴趣爱好,会看到学生眼中露出欣喜的神色,认为辅导员重视他们,也许就会改变以往他对老师的看法,那种所谓的代沟也就慢慢的消失,他们也就会将自己的心理想法与你倾诉。
  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谈论逃课问题时,起初,学生的情绪是很抵触的,并没有真正的反省自己逃课行为的不对。经我了解到,该生自小由奶奶带大,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均在外地做生意,因此她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一有节假日必定回去探望奶奶,当时正值五一放假前夕,当她知道奶奶生病了就逃课提前回去看望奶奶。因此,我也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并没有马上就责问她逃课的行为,而在谈话时,我关切地问道:“奶奶现在身体恢复了吗?”起先学生倔强的表情,顿时转变成眼圈红了,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我知道,横在我们之间的坚冰开始融化。
  
  三、尊重宽容,引导学生心的成长
  
  辅导员的事业是爱的事业,辅导员不仅要在师生沟通中倾注耐心与爱心,用一颗体贴细腻的心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也要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成败、明辨是非,逐渐成长为思想健康、心智成熟的人。
  1.辅导员要懂得尊重之道
  尊重学生的人格。辅导员不能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讲究正确有效的批评方法,避免“狂风暴雨般”、“讽刺挖苦”式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方式。不当的批评方式使学生难以产生自觉改正错误的念头,甚至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采用些委婉的方法,在表扬的同时批评,在批评的语气中多一些鼓励、启发与期望。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我们沟通的目的也达到了。
  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在交流中,学生出于对辅导员的信赖,寻求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往往会涉及学生个人的隐私,如身体状况、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父母家庭情况等等,这些有的是学生本人不愿公开的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谈心中注重一些不可忽略的环节。比如:谈话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切勿在人多噪杂的地方交谈;与甲学生谈话时不要提及乙学生的隐私;老师要保护学生向老师坦露的个人秘密,不能将学生的隐私当作茶余饭后之话四处传播等等。
  2.辅导员要懂得宽容之道
  宽容不代表放纵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过错不闻不问或者对问题轻描淡写。而是要努力营造一种能自由言说、积极引导的氛围,学生可以在辅导员面前袒露自己的心迹,不论是什么意见都能在辅导员面前自由表达,并给以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切实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要理解学生的轻浮、极端、幼稚等行为。我们现在所带的这些8090后的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渴望独立自由、能言善辩,但其实也只是一群刚出家门、羽翼尚未丰满的大孩子,夜深人静时也会想家哭鼻子,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也会怨天尤人、钻牛角尖……辅导员要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轻浮、极端、幼稚等行为,给予理解,而不是嘲笑、冷嘲热讽
  要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辅导员在面对学生犯错时,不能“一棒子打死”,要首先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处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错误,争取新的进步。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原谅学生曾有的过失,听取学生的不同声音,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交流。
  总之,教育决不是说了就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只有拥有了他们,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才算是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姚斌.浅谈师生沟通的重要性[J].江西教育,2008(21).
  [3]裘建宁.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谈心技巧[J].高教高职研究,2008(10).
  [4]黄正元.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教师角色重塑[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