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辟谣,也要看到谣言背后的情绪】 辟谣情绪致癌
 

【辟谣,也要看到谣言背后的情绪】 辟谣情绪致癌

发布时间:2019-07-16 04:00:18 影响了:

  面对网络谣言,主流媒体该如何作为?2011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开设深度调查性报道栏目“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俗话说:“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栏目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又收获了哪些经验?
  求证如何“求”
  “求证”栏目的特点决定了其准确性和逻辑l生要求都更高。反复求证,边求边证,体现在选题确定前的反复讨论、详细策划案的反复制定、采写过陧采编双方的反复沟通、上版后稿件细节的再三推敲。经过探索,把筛选有用信息、避免报道差错、保证新闻真实的有效做法落实成为制度。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要找到符合标准的选题。第—步,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在对选题仔细甄别、进行常识性逻辑性判断之后,全体编辑参与讨论,有时更像是辩论,代表舆论场中的各方提出质疑。第二步,树立问题意识,很多网络谣言事件里都有几个最核心、最尖锐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设置成为焦点。第三步,进行调查、回应,往往会给谣言以关键一击。《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是栏目开篇之作。报道缘于2010年底,美国—家网站公布了我国河南省郑东新区的卫星图片,并从图片上断言,这只是“—片空屋的堆积”,是“鬼城”。国内一些网站转载了这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有些网友借此表达对有关政策的不满。
  这则新闻也引起了栏目注意。郑东新区空置率真那么高吗?相关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吗?带着疑问,“求证”栏目约请《人民日报》驻河南分社记者调查了解郑东新区的企业入驻和居民入住情况,为力求客观,要求准确数字:一是水、电、气的用量,宽带、有线电视的安装数量,超市会员卡的数量变化等;二是入驻企业数量和纳税额等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关键数据等。稿件既有大量翔实数据,又有记者观察和居民感受,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证明“鬼城”之说纯属无稽之谈。《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刊发后,迅速平息了网络非议。
  其次是精心策划,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在初步确定了选题之后,编辑会进一步发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疑点,分析事件所处的传播阶段、舆论倾向,明确求证方向,制定详细采访提纲。同时,随时跟进,与记者保持紧密联络。比如,《河南嵩县智障人入狱案五大疑点调查》,对智障人入狱案件归纳出三四个疑问进行质疑,之后根据案件的最新进展,又不断补充新问题,让调查有理有据。其中,针对“是否顶包入狱”这个疑点,列举以下问题:查看逮捕令、判决书、笔录、证言;采访目击证人、扭送吕天喜到案的群众、受害人家属、办案人员,还原当时场景,调查吕是否实施抢劫;向有关部门查找洛阳户籍中叫“田星”的人,根据性别、年龄等,排查是否有与判决书中“田星”情况相近的人,判断是否“顶包”坐牢等。
  用证据说话更有力量
  俗话说:“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求证”栏目开设一年多的体会是:必须以扎实的作风、专业的能力,以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同时栏目也逐渐形成了特色:准确、全面、严谨。
  准确,要求多信息源相互印证。“求证”稿件采用设问和解答的方式进行,要有确凿证据和严密逻辑,这一模式要求文中的事实绝对准确。为做到这一点,栏目要求记者必须到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同时,要采访当事各方,通过多个信息源的相互印证,力求最大限度接近真相。如《沈阳女学生坠楼事件?无中生有》一文,针对学生坠楼的网文,采访了沈阳市警方、皇姑区警方、110报警台、当事人学校、老师、学生,还找到了网文抄袭的证据,有力地证明了坠楼事件纯属无中生有。《网上热议上海一些居民“1月电费翻番”——电费为什么有变化》,除了通过电力部门拿到对电表数字提出疑问的14户居民家庭在200g年12月、2010年1月、2010年8月、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等具有参考价值的电费数据之外,还采访了相关专家等,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为什么不可能通过调高电压来增加电费收入,通过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双重验证,有力地支持了报道中得出的电费变化基本属于正常情况的结论。
  全面,表现在生产机制上往往是跨地域、跨部门联合采访。“求证”的很多选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因此,报道时不拘泥于一时—事,经常联络多地、多部门记者进行采访,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延伸阅读,力求更加全面地反映整个事件。比如,针对青岛—些居民对饮用淡化海水的担心,《淡化海水可以放心饮用》在采访青岛相关各方的同时,还由《人民日报》驻天津和日本的记者对当地情况进行了解,丰富报道内容,增加信息量。而《哪些国家提供免费医疗》一文,更是《人民日报》总编室、经社部、国际部以及20多个驻外分社的编辑记者通力合作的成果。
  严谨,不够标准的稿件坚决不用。由于种种I青况未能获得第一手材料或证据不全的报道,不放在“求证”栏目中。有时,在前期的策划和采写中,稿件已经耗费了编辑和记者大量精力,但如果记者没有采访到核心当事人,没有拿到核心证据,栏目对这个选题也会忍痛割爱。2011年12月,网曝江西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栏目请《人民日报》江西分社记者调查,基本可以确定减产是由于极端天气和农民对种子保存不当而造成。但由于农民和种子销售站都没有留存种子样本,无法完全确定种子的来源并进行第一手比对,证据链存在瑕疵,栏目对这个选题最终选择了放弃。
  “求证”栏目对谣言的有效回击、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获得各方好评,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求证”的工作,有关部门也认为栏目“选题精准,针对_生强;调查深入,回应干脆;导向正确,说服力强”。辟谣要看到谣言背后的情绪
  作为一个调查性辟谣栏目,“求证”对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如何搜集选题、判断选题价值、做好选题策划,如何让“被求证方”接受采访,如何调查取证、固化证据……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是“求证”编辑记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在“迎战”谣言的过程中,“求证”栏目还要克服因为网络和栏目特点而产生的一些特殊困难:
  一是证“伪”、证“无”难。很多时候,证明“有”比较简单,而要证明“无”就不太容易。在证“无”的过程中,必须有强大的证据链条支撑,哪怕某一个小的环节有疏漏,存在一个反例,整个论点就会不成立。为此,栏目编辑可谓煞费苦心。比如,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网上对失踪人员数字的传言较多,相关部门作了回应,但没提供更多、更详细信息,网上的质疑一直未停,“求证”的记者和编辑决定下“笨功夫”,按照网上失踪人员名单中所附的亲友电话,逐一核实29人的确切去向及是否平安。为确保每一条信息都准确无误,记者、编辑对名单上的很多人都辗转打了多个电话,最终确定每个人都还平安,并未失踪。《“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说法不准确》以确凿事实回应了网上质疑,报道刊登后获得巨大反响,中央领导也对文章及“求证”栏目给予肯定。
  二是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往往具有非理性、情绪化的特点。社会转型期存在种种矛盾,一些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与网络谣言一旦交织在一起,就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所以,“求证”栏目在很多时候不仅是在与谣言斗争,更是与谣言背后的情绪斗争。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正面信息的影响、抑制杂音噪音的传播。”面对复杂多变的舆情,主流媒体失语就会给谣言的传播留下空间。“求证”栏目的实践也说明,回击谣言、解疑释惑,这是主流媒体必须坚持的责任担当。我们只有下更深的功夫,以更强的证据去还原事实真相,粉碎谣言,才能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权威、公正的形象。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总编室)
  链接:“求证”栏目的定位及选题特点
  “求证”栏目的定位,决定了它的选题要有一定分量,并不是每个热点都值得求证,那些不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案例、不存在疑点的新闻事件,都不在选题范围内。梳理已刊登的60多期稿件,“求证”选题大致可分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稳定社会情绪、普及科学常识等几种类型。
  比如,《一次正常的治安排查清理》《宫小村调查——残害儿童硫酸泼脸不是事实》《铁道部回应网传,记者调查核实——“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说法不准确》《自愿服药预防疾病,不是试验新药》等,对那些刻意撕裂社会、激化矛盾的“一边倒”性报道、虚假报道进行证伪、还原,维护政府形象,,
  再如,随着新鲜事物的涌现,新问题也不断产生,使得一些谣言在部分群体中造成恐慌。对这些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化解不安定因素,也成为选题方向比如:针对部分群众为了防止辐射而抢购食盐的现象,刊登了《盲目购买食盐,没必要》,针对日本“3·11”大地震之后的我国地震传言,刊登《“中国地震局公布”不实,“断层分布图”不对》,针对网上有关与艾滋病症状相似的不明疾病流行的传言,刊登《“阴性艾滋病”是什么病》,针对一些城市居民对海水淡化的疑虑,刊登《淡化海水可以放心饮用》等,在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稳定群众情绪。(韩晓丽 孟辉 罗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