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善于思考的司马光是我们的榜样_对我国女性榜样教育的思考
 

善于思考的司马光是我们的榜样_对我国女性榜样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1:59 影响了:

   [摘要] 女性榜样教育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鲜明特点引领女性向上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女性地位、推动两性和谐,而且有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受传统意识影响,女性主体意识淡薄,权利意识不强,加强女性榜样教育势在必行。这既需要在宣传教育上重视女性主体意识培养,提高女性榜样比例,又需要在榜样选择上注意角色身份和性格特质的多样化,同时还有赖于有利女性教育和就业等倾斜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女性 榜样教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女性榜样教育对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为女性发展提供了较之从前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一些女性抓住时代赋予的条件加之聪明才智创造了自己出类拔萃的人生价值,成为女性中的佼佼者和社会学习的榜样。成功的女性身上固然有傲人的智慧及优势,但她们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才更值得全社会尤其是女性学习。但现今女性榜样教育如此重要的概念似乎根本未受忽视。那么,女性榜样教育的涵义是指什么?女性榜样教育的现状如何?如何才能加强女性榜样教育研究?这是我们探讨并努力想回答的问题。
  一、女性榜样及女性榜样教育
  (一)女性榜样的时代变迁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一种女性美值得我们赞叹和仰望。伴随着历史的车轮,时代孕育出的非凡女性不断刷新着社会对女性的直观印象,不断改变着我们定义女性美的标准。正如马克思所讲“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不论哪个时代的榜样,必须考虑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这样界定才科学。我们探究女性榜样,必须了解其时代变迁,结合时代背景。
  古代女性榜样精神集中于挑战“男尊女卑”的社会定位和“男主女从”的权利等级。“巾帼不让须眉”的谚语大家耳熟能详,花木兰的榜样形象直至今日仍然是激励广大女性积极投身于各项事业的楷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经历、智勇双全的聪慧才干令世人折服,她敢于挑战旧世俗的勇气依旧是当今女性实现自我梦想的源动力。近代女性榜样(1840~1949)体现了投身革命的热情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宋庆龄、何香凝等革命女性以坚强的毅力、恒心与刻骨的柔情感召了全世界,不少女性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书写了自己的年华,以她们的坚强意志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战胜逆境的激励力量。踏实肯干、拼搏奋斗的激情是现代女性榜样(1949~1978)的精神品质。敢闯敢干的女拖拉机手梁军是新中国的第一女性劳模,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在她优秀事迹的影响之下,千千万万新中国女性走出家门,奔向生产革命的第一线。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代女性处于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对成功的定义丰富多彩,聪明睿智、富有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女性备受推崇。吴仪,国务院前副总理,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威望不仅征服了国人,更是惊艳了西方世界。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女性榜样代表了当时女性的发展方向,中国女性一直在榜样力量的引导和激励下前行。
  (二)女性榜样教育的涵义
  1.女性榜样教育的概念
  女性榜样教育从优秀女性出发,以榜样女性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决策力、公关力、执行力、亲和力等特质为教育内容,对广大群众发挥一般榜样作用的同时侧重对其他女性的激励,使受教育者认同并产生主动接受的愿望,从而模仿、学习的过程。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倡导女性榜样教育,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男性榜样占了相当优势,不得不承认的是男女因生理差别导致了社会分工及角色上有所差别,但究其本质,男性、女性在道德要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对社会的支撑等方面权力等同。
  2.女性榜样教育的意义
  首先,女性榜样教育为榜样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现阶段榜样教育的理论成果虽然较为丰富,但视野较为狭窄,女性榜样教育的研究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和空间,并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女性榜样教育有特殊的教育对象,因而我们在榜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对榜样的选择与树立做出思考,将个体人格特质的因素加入,真正做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女性榜样教育有利于提高女性及儿童整体素质,延展了社会关注的范围。榜样女性的树立,有助于广大女性产生模仿甚至超越的意念,与此同时,当女性榜样被置于示范席地位时,在他人的关注和模仿的压力之下也有自我保持、不断进步的愿望和意识。因此,学习者与被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使女性整体素质获得了提高。同时,基于女性在家庭所处的角色决定了女性是儿童天然的榜样,女性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对儿童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女性榜样教育提供了一种客观看待男女性别的态度,为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提供机会。“男女平等”是当前社会中一直在唱的高调,可是实现的程度是多少?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女性榜样以她们的奇光异彩和无限魅力感动着所有人,同样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者,社会角逐中的王者,只有同样以女性作为社会的楷模、时代的榜样,才能为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提供可能。
  二、女性榜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
  (一)女性榜样教育的现状
  第一,对女性榜样人物的选择缺乏重视。据统计显示,社会选择榜样时女性所占比例大大少于男性。当前小学教材的所有任务形象中,女性仅占23.3�,其中作为主角出现的仅占9.2�,而在小学课本里有名有姓独立出现的人物中,仅有5�是女性。这种严重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性潜在社会地位的优越性。男权主义性别歧视的传统观念犹如一张巨网束缚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及女性的身心发展。在社会这种价值评判之下,女性榜样教育的缺失也是理所当然了。
  第二,女性榜样形象的确立过于高大。高大全式的标准甚至超过男性,令人望而生畏,反而失去或削弱了榜样的价值。榜样的选择应与学习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宣传上也应当贴近现实。现如今,对大多数女性榜样的推崇都以社会精英为主,均为各行各业的人中之凤。这样的榜样强化效应虽说能够引起广大女性的学习热情但又使得普通女性产生“遥不可及”的感受,认为这些女性榜样都具有“超素质”,发现自己与她们在能力上相差甚远,此时便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丧失努力的信心。这与女性榜样教育需要实现的效果是不相符的。
  第三,女性榜样性别气质模糊和弱化。如今,“中性化”是个炙手可热的词语。随着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主流文化的变化发展,女性的性别气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多数女性榜样人物体现出了刚强、独立、果敢的气质,但此时社会上对这样的非凡女性又冠上了个含多种滋味的称呼――“女强人”。即“人们不再把你当做一个女人,同时,你还必须为这种‘不公正’承担全部责任:是你异化,是你男性化。”“女强人”的标榜让这些杰出女性丧失了“女人味”,失去了一个女性最初衷的温柔、贤惠,这样的称呼对女性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和压迫。女性榜样强调性别侧重,现实生活中如果刻意追求女性男性化的气质并以此为广大女性立标杆,而女性特有的和善、柔韧、重感情等气质被忽略甚至是不足一提,这就偏离了我们当初设立女性榜样人物的初衷。
  (二)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意识使得人们对女性已经形成了依附于男性的偏见,影响了大部分人对女性的看法。女性在为与男子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而不懈努力,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重男轻女”的现象,女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支持。除此之外,目前社会有一种主流思想赞美女性牺牲自我、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实质上正是因为这种隐性的圈套将历代女性压抑在一定的生活范围之内,禁锢在固定的生活方式之中。实际上人们深层的价值意识仍然认为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女性榜样教育受此影响也并未得到重视,“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的确需要很大程度的努力。
  2.个体因素
  首先,女性的主体意识淡薄。女性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不尽如人意,依附心理严重,独立意识淡薄,自主能力较差,自我评价低下。现当今甚至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一提起杰出女性,其他女性认为根本无需向这些榜样人物学习什么,相反她们认为这些榜样人物的光环太过耀眼,压抑了身边的男性还怎么能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观”着实让人惊讶,折射了当今部分女性主体意识的弱化。依附于男性地位的认识是可悲的,如果有这样自甘堕落的意识广泛存在,那么女性榜样教育缺失的事实也是必然。
  其次,女性的权利意识不强。女性双重角色的身份冲突导致大部分女性牺牲了自我的发展。女性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担负着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角色,她们不仅是幸福家庭的经营者,孩子未来的引领者,还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她们不仅要做好妻子,好母亲更得为自己的工作有所成绩而付出脑力劳动。基于二者平衡的不易,多数女性甘于平凡,自愿回归到旧的价值体系,退到“贤内助”的位置之上做“家庭型”女性,牺牲了自我的发展,使她们对自己家庭角色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实现程度。如此,向女性榜样看齐对于她们来说毫无意义。
  三、加强我国女性榜样教育的思考
  针对女性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继承榜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从榜样选择、宣传教育、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注重榜样选择
  首先,女性榜样人物的选择注意大众化和时代性。优秀的女性并非都是绝代风华,也并不是需要有富豪榜上那些惊人的数字和伟岸的公司,只要这些女性的身上体现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精神就堪称榜样。“观察者与榜样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如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会使他容易产生像榜样学习的心理倾向,榜样的吸引力就会更大。”� 我们身边普通的女性角色,如乡村教师、清洁工、普通女工等,或许她们只是很低的起点,但这些女性榜样会让千万女性感到不平凡的可能,这种细微却强烈的心理共鸣将会对广大女性起到更具意义的榜样教育。更需注意的是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榜样人物,女性榜样当然不例外。政府对女性榜样人物的树立、宣传也应当与时俱进,以满足时代进步和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政府应当具有这种敏锐度去挖掘更多令人感动的女性榜样。
  其次,女性榜样人物的角色和身份多样化。现代女性榜样的角色相对单调,常见的一般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或是社会公益组成成员,再就是科学家、事业成就者,这并不符合目前我国多元化社会价值的要求。因此,在确定女性榜样人物时应注重人物角色特征的多样化以及社会身份的多样化。考虑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此外,虽说在社会分工合作中,女性吸取男性的部分性格优势,如刚强、果敢、雷厉风行等可以帮助自己更快走向成功,但女性的温柔细腻、善于持家的形象不可以被忽略。不应当单单称赞女性榜样“强人”的一面,更应看到这些杰出女性身上的细心、谨慎、柔韧,这同样是广大女性需要学习的榜样特质。
  (二)加大宣传教育
  首先,注重加强女性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一种充分意识到个体的存在、价值、意义,并依据个人的目的去设计人生,依靠个人的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明确的意识。”作为女性,应抛弃一切传统封建观念、抹去世俗的偏见,把自己看成社会主体,从骨子里认同自己和男性在社会贡献方面并无差异,在心理上肯定自己的能力并承认其地位。有了成功的动力和愿望才能树立榜样,这时榜样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出来。
  其次,高度重视男女榜样比例问题。现阶段,学校教科书中榜样的男女性别比例有很大差距且教科书中仍多选用男性来说明问题。基于这种现象,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平衡男女榜样的教育,避免在无形中使学生产生重男轻女的印象,这种潜在的不良影响应当在学校这一教育环境中首先杜绝。
  最后,加大对女性榜样人物的宣传与学习。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的发展、成长意义深远,如果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加大对女性榜样教育的宣传力度,这些优秀典范定能让广大女性受到启发。大部分的女性并无远大的目标,平时只对衣着打扮颇费心思,只求份稳定的工作和好归宿。在这样的气氛下,一些原本有志向有目标的女性难免被同化,因此社会上应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如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网络以及多形式的讲座、报告等宣传优秀女性的方式,引起广大女性的共鸣而激发她们的成就动机。榜样的直观性使人们在与自身的比较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与觉悟。
  (三)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制定社会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重视榜样女性的地位。赋予女性在新时期里的平等发展权,适当增加政治领域内优秀女性的比例。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修改案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将该法的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这充分表明了政府对女性政治权利的肯定以及对榜样女性的关注。
  其次,教育和就业政策中倾斜保护女性,为榜样女性的发展提供有利社会环境。对待女性的教育与就业社会与政府应给予特别重视,这已是老生常谈,真正能起到作用才是关键。鉴于女性的特点实行针对性的特色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结合女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多展开适合她们发展的活动,开展特别课程进行一些技能的培训,实现因“性”施教,这种差别教育对优化女生的知识结构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女性就业问题上需要社会舆论为女性充分就业放宽政策,引导社会关注女性的实际需求。
  综上,虽然现在女性榜样教育的发展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女性杰出者相对于男性也仅是凤毛麟角,但是只要社会各界认识到女性榜样教育的重大意义,加之当代女性自身观念的改变和努力进取,女性榜样教育将会取得可观的效应,未来的各行各业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女性佼佼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2]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32-35.
  [3]李小江,等.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95,197.
  [4]李伯黎,岑国桢.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105.
  [5]车洪波.自主意识的来由与必然走向[J].学习与探索,1997(1):5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