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让灵动的第一课时更有效:大禹治水教案第一课时
 

让灵动的第一课时更有效:大禹治水教案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2:44 影响了:

  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不外乎以下几个步骤:揭题、审题一自读课文一学习生字一理解词语一了解主要内容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人,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却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就算老师不厌倦,学生也早就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这样枯燥、乏味的方式了如指掌,毫无新鲜感了。对于老师本人而言。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任全部压在第二、第三课时实在有点困难,尤其到了高年级,课文篇幅长且深奥难懂。学生更是无法承受。这不但增加了老师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如果能够节约第一课时的时间,合理支配课堂的时间,让第一课时不再空洞,同时也让第二、第三课时不再过于繁忙急促,我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第一课时的有效性呢?
  一、巧设情境。走进文本。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显得极其重要。为此,课始,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或媒体播放,或故事简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用心去触摸课文的语言文字。
  如开始教学《九寨沟》一文时,笔者神秘地对学生说:“今天,苏老师带领大家到九寨沟风景区旅游,去领略那迷人的风景。”接着,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高耸的山峰、美丽的湖泊、壮观的瀑布……电教媒体集逼真形象的画面、鲜艳明丽的色彩、赏心悦目的形象、生动可感的声音于一体。演示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那一刻仿佛给学生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片迷人的景,送来一杯醇香的酒。在丰富情感的感染下,学生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迅速激起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文本。
  二、多读课文,读通课文。第一课时还必须着重强化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读好课文”。我们应该承认的事实是:课文学完了,常常还有学生读不上课文。第一课时,教学中不要只让几个学生读书,要通过老师范读和优秀学生范读等形式,先帮助所有学生读正确。然后变换形式(领读、引读、小组读、同桌互相读等)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训练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真正地认识文本,走进文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学生不能充分读书,根本无法深入文本,解读课文,更无法精评文字。体会情感。读通(即读正确、读顺畅)课文应该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
  第一课时,教师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试读,引导学生一手捧课本一手拿字典,或高声朗读,或静静默读,或同桌互读,让学生在多读中发现并解决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对生字新词,难读句段教师应舍得花时间引导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在难点处教师要耐心地指导读,必要时要以身示范地读,要让学生回读、反复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地初读的效果。
  三、加强交流,整体感知。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语文教学强调必须从文本整体人手。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在学生充分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当然也包括对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提炼。
  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学生已经充分初读了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回答围绕课题多角度地质疑出的三个问题: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接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句或几句通顺连贯的话。
  四、指导写字,强化训练。在学生完成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书写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强化写字教学已刻不容缓。首先,老师的范写要能发挥榜样作用。课前,老师要有充分的范写准备。其次,范写过程中不光要讲解结构、部件,也要讲解笔划的运笔、变化。如“车”、“羽”、“光”等汉字作为其他汉字的组成部件时,其书写笔顺、笔划的变化。如“谎、慌”与“流、梳”;“县、悬”与“具、真”等易错字。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艺术,依靠教师的智慧帮学生总结规律,记准记牢,不至留下“再难改正”甚至“终生写错”的遗憾。在进行具体的识字写字训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生字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指导和引领,落实第一课时的基础训练,切忌面面俱到,切忌机械、呆板、重复。
  例如《陶校长的演讲》一文,生字表共有10个生字(题、否、锻、炼、垒、集、德、励、鞭、策),教师只要指导学生写容易写错的几个:炼、德、励、策,其余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自己练习书写。
  五、设置疑问,延展课堂。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可以在文章高潮处、疑难处、矛盾处等戛然而止,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激活学生探究的内驱,让学生在问题中走出课堂,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例如《金子》一文,第一课时结束时,笔者这样说:课文中有两处是描写彼得勤劳的,请同学们找出来。思考同样是勤劳,为什么第一个勤劳使他一无所获?为什么第二个勤劳让他找到了真金?
  实践证明,把第一课时教扎实了,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了道路,也为形成第二、第三课时的精彩蓄积了力量。让我们努力让第一课时灵动、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