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初中物理课堂实施教育创新的策略] 初中物理创新课堂大赛
 

[初中物理课堂实施教育创新的策略] 初中物理创新课堂大赛

发布时间:2019-02-03 03:43:59 影响了: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越来越显出相对滞后性,为了摆脱这种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教育的创新。下面笔者就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育创新谈谈几点策略。
  一、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已有经验、教学实际、周围环境等角度入手,进行合力的知识铺垫,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创设导入的几种方法。
  1.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没有自我意识,师生都被固定在一定的圈子里面,师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和束缚。而人只有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互长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多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是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以此引入新课、新概念、研究物理新规律。
  3.以故事的形式来导课。用故事导入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趣味性比较强的。选用这样形式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的故事要和所教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二是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能让学生陷进故事中,而影响了下面的学习。
  4.利用多媒体的课件来辅助教学。物理学科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只是口头上进行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以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可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模式要创新
  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成材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交流、处理、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学过知识进行科学的设计,再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一课题,先让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情况进行可能性的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仪器由老师提供),在小组设计好之后进行小组探究实验,实验结束,验证你的猜想,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同时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小组内分工要明确,这样既调动了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又使每一位同学都动了手,同时发挥了每一位同学的特长。
  2.在探究过程中,又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引导。我们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提炼和探掘教学内容中的各种方法因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及基本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对一个人将来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及“终身学习”将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压力和压强知识”的探究中,我们注重引导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并对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说明,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去实验,最后一起交流,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到应用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进行社会意识教育,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些设计为今后进行创造性实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时发展了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的学习模式。因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课程,大多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体,而实验条件有限,信息资源和相关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学生、教师、学者等之间相互协同;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就问题与他人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特别是利用了互联网许多同学获取了很多丰富的知识,在进行大组交流时,赢得了阵阵掌声,对他们的学习物理兴趣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三、多方面实施创新教育
  1.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是师生们梦寐以求的。在宽松的活跃的氛围中,人的智能和创造性潜能最容易得到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幽默的语言在教学中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物理知识的概念和实验比较枯燥,教师如果能用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能够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小故事,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新知识。
  2.重视学生个性能力培养的创新。学生因为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和独立的个性意识,进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潜能,使每个人都能成才。
  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著名的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关心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多少知识思考甚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还需要“更新换代”。只有教给学生良好的认识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使人获得更好、更新的知识,这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归纳法来得出结论,让学生从一组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的作用的实例中,进行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会使他们的探索更为有效,更能创新。
  总之,在物理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发明的兴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