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的若干问题的研究_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的若干问题的研究_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7:39 影响了:

  高职院校也都在积极地探索校企合作,都在实施工学结合,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来判断校企合作是否具有真实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课程的开发、教材的开发等方面来建设。
  校企合作 教材开发 课程开发 职业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高职院校也都在积极地探索校企合作,都在实施工学结合,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校企合作是否具有真实的内容,我们不能认为签了几个合作协议就当作是校企合作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校企合作的内容。
  一、校企有没有共同开发课程
  为保证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课程开发可以由学院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兼职教师侧重于学习情境设计及工作过程表达,专任教师侧重于内容组织及理论内容表达。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要突出工作过程特征。在课程描述中要强调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和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要体现理实一体。这种理实一体最终体现在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在课程标准、教学单元实施方案、考核评价方法及教材等课程建设材料中。
  我们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近两年来,也在积极的探索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路子,已经与浙江五铃汽车销售公司共同开发了“出纳实务”课程。该课程完全以出纳工作岗位为平台来开发的,把出纳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作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出纳岗位的能力要求来制定课程标准,把出纳工作过程分成若干个项目,再把各个项目以任务的形式表现,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课件、视频、真人演示等方法。而且这些教学用视频都是企业的出纳在实际工作中拍摄的。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
  二、校企有没有共同开发教材
  建立以职业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材要从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在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结构、内容安排等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1.深入企业,确定教材大纲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我们始终认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企业。为此,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深入到关联企业中去,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企业中的专家、工作人员进行研讨,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教材大纲。
  2.确定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去搞科研,也不是简单操作。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首先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不一定要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系统完整。其次我们要灵活运用单元式结构,把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分成基本知识、技能操作、能力测试几部分。其中的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都是围绕着具体工作岗位的应知应会而编写的。完成所有单元的学习,学生就能够独立进行顶岗实习。最后我们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材结构、内容体系、语言描述、例题选用等方面,均力求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距离感和神秘感。每个单元所选的习题,均参考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标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标准。
  3.企业人员参与教材编写
  高职专业教材开发应该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校一线教师共同完成,高职教材要求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高职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要共同研究教材内容,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搜集资料,教师执行写作,遇到技术问题与企业技术专家进行探讨,编写完成讨论定稿后请企业专家审定。
  我们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基础上,也已经与浙江五铃汽车销售公司共同开发了一本“出纳实务”教材,目前还有“企业岗位综合实训”“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运用”等教材正在开发中。“出纳实务”教材中我们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第一的思想,教材中加入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在校企共同开发教材过程中,我们能把企业的文化融入教材,同时整个教材能体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合作的企业有没有派兼职老师来校任教,学校的教师有没有下企业学习锻练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强专业服务与辐射能力,深化专业内涵。以应用型研究所为载体,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重点开展区域支柱产业领域的研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通过与紧密型企业在研究项目、研究力量上的联结,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多途径、多渠道地建立各类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认证站点,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考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培训、农业培训和其他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服务规模。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高职院校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与社会及行业的联系,为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也在积极引入校外专家来校参与教学,同时校内教师也经常外派去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2009年获得浙江省财政厅批准,取得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资格,对杭州市西湖区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后继教育。近三年来每年对富阳乡镇企业财会人员进行财务会计、税收筹划、财务分析等内容的培训。我们引进了浙江康桥科奥汽车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杭州铁达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等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会计核算、网上纳税申报等的教学及指导。
  以上三个方面是校企业合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是长远而艰辛的,值得我们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张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