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探析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探析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6:06 影响了:

  [摘要]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表述者、承载者,同时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二者不可分离。本文从失语症的含义及其原因着手,首先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进而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失语症 策略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表述者、承载者,同时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二者不可分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不仅要懂得如何与外国人用外语成功交际,了解和学习研究他们的文化,更要学会用外语准确地表达中国的事物的相关概念。让目的语文化理解中国文化,进而介绍和传播中国的文化,平等的对话式的交际才是成功的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目的语文化的同时,还需培养其母语文化意识,使其具备能够用所学语言正确而有效地表达母语文化内容的能力,从而具备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所必需的双向互动交际能力。”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大了对英美文化的介绍和补充,这对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无论是教材、教师还是学生,对中国文化都很少去介绍和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中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出现了失语。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及原因
  1.“中国文化失语”表现
  “失语”首先表现在对中国本土母语文化的无知。“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现在的学生谈到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或“情人节”滔滔不绝,而很少有学生会将中国的文房四宝,京剧武术,《道德经》、《论语》等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介绍给外国友人。
  “失语”还表现在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o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有人把儒家的名言“人之初,性本善”、“富贵不能淫”译成“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gins, sex is always good(人之初,性爱本来美好)”,“Be rich, but not sexy”(要富贵,不要性感)”,还有的人把英文中的“ChiangKai-shek”(蒋介石)译成“常凯申”。
  2.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成因
  长期忽视母语文化的正迁移。近年来对母语迁移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存在相当大的正迁移。这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如果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了语际之间的消极影响,即负迁移,我们的英语教学以呈现汉英差异为主。同时,我们的各层次的英语教材也只重视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这当然符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但学生长期看不到,听不见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当涉及到中国文化时,自然就表现出了失语。
  长期忽视中国文化教学。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为了减少理解失误和交际失误,教师介绍更多的是英美文化。然而,仅仅学习英语文化是不够的,英语学习者还应学习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充分掌握母语与母语文化是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界及翻译界的老前辈王佐良、许国璋、李赋宁、王宗炎、钱钟书、巴金、杨宪益、萧乾等的治学经历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要么是如许国璋自述的“幼读唐宋散文;稍长,习英文,浸至文学。”在汉英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要么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专家。
  但是,长期以来,文化教学研究都集中在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上,母语文化少有涉及。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含量几乎空白;教师也很少加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于是,在这种文化教学的影响下,学生都热衷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对于自己的文化却非常淡漠,这样一个状况必然会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失语”。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下的教学策略
  1.改变外语教师教学理念,同时要加强两种能力
  外语教师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外语教师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既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敏感性,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地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外语教师就要加强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对西方文化和母语文化双重文化的理解力,另一种能力是使用英语准确介绍母语文化的表达力。
  2.教材编写应加入中国文化
  教材的编写方面,要适当补充中国文化元素。教材仍是当前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英语教材中应当加入中国文化,如语言大师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fe),《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 Confucius)等;同时也不妨吸纳一些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的英语文章;还可以在现行课本每个单元之后附加一些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应的英语表达。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加大中国文化积淀
  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来扩大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较为系统地介绍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安排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及中国名著的英文译作,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 Country, My People)、英国人威利翻译的《论语》(Confucian Analects)等;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电视9台英语节目,以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知识及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四、结语
  针对“中国文化失语”,各层次的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和英美文化的同时,要将中国文化分重点、分层次、逐步地融合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语言和文化,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实现平等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喜荣,田德新.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7-19.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